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冶长篇》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022-11-09 08:14:45)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公冶长篇》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注释】

陈:陈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妫[gu]姓,是虞舜后裔。老子出生于陈国苦[hù]县。

归与,归与:《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三年(前492年,孔子六十岁),季康子派使召孔子弟子冉求,冉求将行,孔子说: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也。孔子说的归与,归与一句应该发生在这一年,他很想回到家乡,能为鲁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吾党之小子:吾党意为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狂简:志向高远,勇于进取,但行为(或思维)简略,做事积极但想法简单。,《雍也篇》6.2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斐然成章:成绩斐然,有章法。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乐尽为一章,本义是一段音乐的结束。可以理解为终了,也可以理解为章法。斐然成章斐然是孔子认为弟子们做出了一些成绩,成章有两种意思,一是结合斐然,说弟子们做事有章法,另一种是结合后面一句的不知所以裁之,认为弟子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方法却有些激进,知进不知止。(注:春秋时期的文章多是经世致用之学,不像秦汉以后,乃至唐宋时期,文章辞藻华丽。后人把斐然成章解读为文章富有文采,不太恰当。)

裁:裁剪,节制。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故乡的弟子们志向高远,勇于进取,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过于激进,不知道怎样用来节制自己。 

【学而思】

承接上两个章节,狂者锐意进取,不知如何节制自己,不符合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要人们不但做到有礼,还要有节。不知所以裁之是不知道用来节制自己。

参读:

《子罕篇》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路篇》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阳货篇》17.16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

【知识扩展】

《孟子·尽心篇》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晳、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xio]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译文】万章问道:孔子在陈国时说:何不回鲁国去呢?我乡里的弟子志向高远,积极进取而不忘本。孔子在陈国时,为什么要想念鲁国那些狂放的人呢?孟子说:孔子说过,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往,也一定要和狂者或狷者交往。狂者志向高远,勇于进取,狷介者洁身自守,不与人苟合。孔子难道不想结交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吗?只是不一定能找到,所以想结交次一等的人。万章问:请问什么样的人称得上狂呢?孟子说:像孔子的弟子琴张、曾晳、牧皮这类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狂者。万章问:为什么称他们为狂者呢?孟子说:他们志向远大、口气不凡,开口便说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考察他们的行动,却和他们的言论不全吻合。如果这样的狂者也结交不到,就想找不屑于干肮脏污秽之事的人与他交往,这种人就是狷者,这又是次一等的了。

 

陈国

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太姬嫁给他,并封之于陈之株野(今河南柘城),后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是西周朝首任舜帝奉祀官。辖地大致为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亳州。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以国为氏,称陈氏。遂为陈侯,谥号胡公。陈胡公是胡氏与陈氏的得姓始祖,陈、胡、田、王、袁之祖宗姓氏是妫姓,王莽称帝后追尊为陈胡王。(胙[zuò]土命氏:始于先秦时代是以严格遵循以嫡长子继承权为核心的封建宗法制度原则。即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具体来讲,就是王室、诸侯的嫡长子有权继承父亲为王、为君;王室、国君的庶子,也称别子,无权继承王位、君位,但有分封的权利,需分给一定的食邑、采地,自成系统。通过胙王命氏的方式,成为新的氏族,别子就成为这一新的氏族的开派之祖(得姓受氏之祖),即别子为祖。)

从公元前1046年妫满受封起,至公元前478年陈湣公被楚惠王所杀为止,陈国共历25世,起延续568年,中间经历过两次亡国和两次复国。

齐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由于陈国内乱,陈国公子陈完投奔齐国避祸,为齐国大夫。陈和田在古音里面都读dien,跟殿这个音类似。现代闽南语里面仍然保留了dien的古音,陈和田同音,陈完跑到齐国后改姓为同音的田,即田完,谥号敬仲,史称田敬仲,为田氏家族的第一代首领。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崔杼之妻东郭姜通奸,崔杼怒而杀庄公,立齐景公。陈完(田完)的曾孙陈文子(田文子)为齐庄公大夫,与晏婴、崔杼等同时。(公冶长篇》5.19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公元前545年,田文子之子田无宇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

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先到达卫国,同年十月去卫适陈。公元前492489年,孔子六十到六十三岁在陈国,前489,陈国大乱,孔子离陈过蔡地去楚国,在陈蔡间被困,绝粮七日。前479年孔子去世,前478年,楚国灭陈,陈国灭亡。

齐悼公四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田无宇之子田乞去世,谥号釐[x]子,其子田恒取代他的职位,是为田成子。公元前481年,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宪问篇14.21陈成子弑简公,陈成子既田恒。时年孔子七十一岁。)

公元前391年,田和(田恒四世孙)废齐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仍以作为国号,史称田齐,史上称:田氏代齐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后,齐王田建被杀,其孙田安被项羽封其为济北王,其后代为避免杀戮,改为王姓,田安六世孙为新朝开国皇帝王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