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冶长篇》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022-11-08 13:51:00)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公冶长篇》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宁武子:姓宁名俞,谥号,卫国正卿宁速之子,卫文公、卫成公时任大夫。

愚:大智若愚,收敛锋芒,韬光养晦,转为平淡。不是故意装糊涂。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才智为国效力。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能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他的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才智内敛的能力一般人做不到。

【学而思】

上一章言季文子太过谨慎,下一章言弟子们过于激进,本章言宁武子大智若愚,言行符合中庸之道。

也有质朴之意。邦无道,自己要保持质朴之心,不同流合污。

参读:

《公冶长篇》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述而篇》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泰伯篇》8.13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宪问篇》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卫灵公篇》15.7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别解】

孔子说:宁武子,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才智为国效力。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不畏艰险,愚忠报国。政治清明的时候为国效力,别人可以做得到,政治混乱的时候能愚忠报国,一般人做不到。

【学而思】

此种解读虽然不符合文章本意,却符合后世的爱国思想。忠君报国的思想是秦汉大一统之后才有的,先秦时期是分封制,是个人道德品质,与后来的忠意义大不相同。

有人用宁武子的谥号(西汉·刘向《谥法解》云:刚強直理曰武。)加以解读,但《谥法解》也有: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威猛而英明有德的谥号,战胜祸灾又平定动乱的谥号,以法治民能使民服的谥号,贪大功而屡用兵的谥号。)分析《公冶长篇》前后章节,仍应该是大智若愚之意。

【知识扩展】

朱熹《论语集注》:按春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闲,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程子曰: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宦懋[mào]庸《论语稽》:上章言文子之知,此章述宁武子之愚,正可两两互勘。大凡烈士殉国,孝子殉亲,皆必有百折不回之气而后成。当其不知有性命,不知有身家,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有似乎愚。及其至性至情,动天地,泣鬼神,人乃以为不可及。而不知所不可及者,即在此置身家性命于度外之一念乎。武子仕卫,进不求达,退不避难,在见几而作之士不免从旁窃笑,而卒各行其是,以保其身,而济其国,此夫子所以叹美之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