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冶长篇》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2022-10-13 14:43:00)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公冶长篇》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注释】

有:第一个[yu],有无的有。第二个[yòu],同

闻:听闻。

[xíng]:笃行。

【译文】

子路听闻一个道理,没能亲身笃行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学而思】

唯恐有闻是唯恐听到新的道理而影响前一个道理地践行。子路行为激进,信守承诺,听到了马上就去做。我们学《论语》也是如此,读圣贤文章,做不到身体力行,等于没学。

《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做到知行合一有忠实、专一,坚持不懈之意,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参读:

《先进篇》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

《颜渊篇》12.12子路无宿诺。

【别解】

子路听到有人夸赞自己,担心自己的行为与名望不符,唯恐听到别人又夸赞自己。

【学而思】

此解是将解读为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解读为行为。

【知识扩展】

《孟子·离娄章句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译文】所以,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才德,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韩愈《知名箴[zhn]》:内不足者,急于人知霈焉有余,厥闻四驰。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无闻,病其晔晔。昔者子路,惟恐有闻,赫然千载,德誉愈尊。矜汝文章,负汝言语,乘人不能,掩以自取。汝非其父,汝非其师,不请而教,谁云不欺欺以贾憎,掩以媒怨,汝曾不寤,以及于难。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宁,终莫能戒既出汝心,又铭汝前,汝如不顾,祸亦宜然

【译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急于表现,想得到别人的认可。真正有学问的人,即使不刻意炫耀,他的名声也能传播四方。今天我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名望:不要忧虑自己默默无闻,要忧虑自己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从前子路唯恐自己有这种虚名,因此谦虚谨慎,所以他的德名才能享誉千载,德行和赞誉愈加尊显。自以为文章了不起,又对自己言辞很自负,乘人还没有这些本事,就把声名统统猎取你不是别人的父亲,也不是别人的老师,不来请你就去教训,谁说这不是欺负人?欺心地夸赞招来他人憎恶和怨恨,你以前不明白这些,所以因这些受过灾祸。小人的侮辱就在不远的以前,当时知道后悔,但风波过后还是不能醒悟。这些话出自你的内心,又铭刻在你面前,你要是还不醒悟,灾祸就离你不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