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篇》:“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x],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指柔嫩得像初生的叶芽,肌肤嫩滑如凝固的油脂,脖颈似蝤蛴般白净修长,牙齿洁白整齐像瓠犀,宽广的额头,细长的眉,巧笑的酒窝真好看,黑白分明的眼睛真美丽。)
素以为绚兮:素,白色,本色。“素以为绚兮”是一句逸诗(《诗经》305篇以外的诗,多为零篇残句),意思是“素色更显出她的美丽。”或“好像白娟加上绚丽的色彩而更加美丽。”
何谓也:怎么说;此话怎讲;什么意思。
绘事后素:古代是在丝绸作画,先绘画,再用白色颜料在绢布背面“托色”来衬托凸显正面的色彩。
礼后乎:君子以仁义为本质,礼的作用是文饰君子的行为,没有仁义作为根本,礼就没有意义了,如同林放问礼之本。
《卫灵公篇》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起予者:“起”,启发。“予”,我也。
商:卜商,子夏的名字。
【译文】
子夏问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之后再用素色凸显。”子夏说:“礼的本质也是如此吗?”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啊,现在可以与卜商一起讨论《诗》了。”
【学而思】
“绘事后素”是为了凸显画的内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本,“素以为绚兮”是末。“礼后乎”是为了提升国民素质,礼的作用是规范人的言行,提升个人私德,遵守社会公德,做到利人利己,仁义为本,礼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