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重:敦厚庄重,态度温和,性情憨厚,稳重。
威:敬服、尊敬。不是容貌威严。
学则不固:“固”是固陋,指见识浅薄,见闻不广。学习则不会固陋。
主忠信:做人的原则要以忠信为主。
明·高攀龙《高氏家训》:“以孝悌为本,以忠信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无:同“毋”,不要。
无友不如已者:一、没有朋友不如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二、不与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承接上句“主忠信”而言,不与不忠不信的人交友,与“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15.40)”意思相近。
惮:畏难,怕麻烦。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敦厚庄重的品行,就不会让人敬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见识浅薄。为人以忠信为主,不与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能畏惧艰难,要有勇气改正。”
【知识扩展】
《荀子·性恶篇》:“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靡(摩)而已矣!靡而已矣!”
【译文】人即使具有良好的资质,聪明的头脑,也一定寻求贤能的老师学习,选择好人交往。跟随贤能的老师,听到的就是尧、舜、禹、汤的正道;结交好的朋友,所看到的就是忠诚、信用、恭敬、谦让的行为。自己一天天进入仁义之中也不知道,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如果与不好的人相处,那么所听到的就是欺骗、诬陷、欺诈、虚伪,所看到的就是污秽肮脏、淫荡邪恶、贪图私利的行为,自己将要受到刑罚杀戮还不知道,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古书上说:“不了解儿子,看看他的朋友就清楚了,不了解君主,看看君主左右的臣子也就清楚了。”这是环境的熏陶啊!这是环境的熏陶啊!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又欲往师子国求灵药及善医之妪,寘[zhì]之宫掖。上命监察御史杨范臣与胡人偕往求之,范臣从容奏曰:“陛下前年焚珠玉、锦绣,示不复用。今所求者何以异于所焚者乎!彼市舶与商贾争利,殆非王者之体。胡药之性,中国多不能知;况于胡妪,岂宜寘之宫掖!夫御史,天子耳目之官,必有军国大事,臣虽触冒炎瘴,死不敢辞。此特胡人眩惑求媚,无益圣德,窃恐非陛下之意,愿熟思之。”上遽自引咎,慰谕而罢之。
【译文】有个胡人进言,说海南盛产珠翠奇宝,可以派人前去采购贩卖,并且趁机大讲海上贸易的利益;还建议去师子国寻访灵丹妙药和精于医术的女子带回宫中。唐玄宗命令监察御史杨范臣跟着这位胡人一起前去访求。杨范臣不慌不忙地向玄宗奏道:“陛下前年焚毁了珠宝玉器和锦绣织物,表示再也不用这些东西。现在陛下想要的东西与前年焚毁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那海上贸易与商贾之人争利,恐怕与帝王的体统极为不符。再说胡药的药性,又是我们中国人无法了解的;况且胡人的女子,又怎么能安排在皇宫之内呢!作为监察御史,乃是天子的耳目,如果真是军国大事所需,即使是赴汤蹈火,臣万死不辞。而这只是胡人扰乱视听的阿谀奉承之言,对陛下的圣德没有丝毫益处,臣担心这并非出自陛下的本意,还望陛下仔细斟酌。”唐玄宗急忙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杨范臣好言劝慰,并取消了这一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