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艺人的生存空间,“翻包”是全面革新还是最后挣扎?
标签:
明星偶像娱乐八卦 |
【第580期】
Hello,大家好,这里是【娱乐圈猎奇哥】,娱乐有热度,更要有深度,同时还要有温度,很高兴新的一期文章又和大家见面了。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了解到娱乐的热度,看到背后的深度,感受到其中的温度。
一切变革,都发生在大家不经意之间。
在或风平浪静、或风云变幻的娱乐圈中,一场关于艺人、经纪公司、商业合作与宣传的大变革正如暗潮一般涌动。随着近日诸如娄艺潇沈梦辰袁姗姗等一部人艺人加入“翻包”的阵营,也有部分实力派明星的经纪人收到“翻包”的邀请。这个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词汇,俨然有星星之火准备燎原的态势进军娱乐圈。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ZA8i7lY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a0fY0yu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afU7HFI
何为“翻包”?通俗来说,就是翻开艺人随身携带的包,拿出需要推广的产品,将其以看似软性实则硬性的方式推广给受众的一个过程。这种看似新颖的“代言”的背后,却潜藏了无数市场与行情的变化。引起了对市场敏感者的警觉,“翻包”的出现以及盛行,对于产品、消费者、代言人,究竟是好还是坏。还需要掀开其神秘的面纱,深挖其隐藏的前因后果。
由“翻包”逆推:明星代言的蜕变之路
“翻包”只是作为一个词汇比较新颖,其本质还是“代言”的一种另类衍变。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媒介中,艺人们的代言也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媒介讯息的传达依托报纸、杂志、电视等为主要渠道的时代中,明星们的主流渠道还是常规的代言。通过静态的照片以及动态的视频,多以个人形象或者讲述故事,利用其自身的品牌价值对所代言产品进行引导性销售。但是随着媒介的变化和生存空间的更迭,这种单一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艺人们从“线上”走到了“线下”。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eD6EC5A
互联网兴起之后,一时间,祝福小视频和企业小视频在网上风靡开来。站在商业价值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转变,对于艺人的前途来说,是致命的,它对于艺人的个人品牌形成的负面影响,是持续而且不可消除的;而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转变,也是大势所趋,所有艺人们不得不对市场做出妥协低头。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sb95Soi
不过尽管如此,他们受到的限制还是接踵而来。2016年9月份,有媒体报道,本山传媒发出一封内部通知书,“经总裁班子研究和董事长批准,即日起,禁止全体演员对外录制婚礼、开业、满月、升学等庆典活动视频,违者将给予重罚。”无独有偶,前不久郭德纲旗下公司,也发出类似的通知,禁止相声演员录制祝福、祝贺类视频。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vY5Apc0
引发人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演艺市场日渐下滑的时代中,艺人们通过代言收入的空间被一再的压榨。尤其是部分具备超高商业价值的艺人们,该何去何从?”这样的思考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市场的无情就又出了一道选择题摆在他们的面前。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x121uG8
“翻包”,横空出世。网上一段沈梦辰的“翻包”视频被不少粉丝疯狂传播,而在这种狂欢式的传播中中滋生出的些许寒意,正在慢慢笼罩在更多艺人的头顶。
艺人的生存空间,是全面革新还是最后挣扎?
较之于不同年代中、不同媒介形态下的不同传播趋势,“翻包”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还是老革命下的新问题:艺人的商业价值,究竟要被利用到什么时候?究竟什么样的利用方式才是正确的?
近几年以来,随着互联网业态的进一步发达,艺人们都开始寻找更好的出路,尤其是在音乐领域中,曾经火爆一时的演艺市场逐渐跌入了低谷,不少明星都转头走向了版权之路。但是对于大部分在版权市场无法如鱼得水的歌手来说,生存的局限性和困惑依然萦绕在头顶。这种“翻包”究竟应该去主动参与吗?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hyvzL7ku
有人认为应当主动积极。互联网时代中,粉丝经济是一个人人都会提及的概念。通过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与相应的产品进行联袂。借助现成的粉丝,搭乘一个双赢或者三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几年一次的大变化足以证明,只有拥抱当下的时代,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但是也有人对此持悲观的态度。其一,“翻包”是搭建在粉丝经济基础上的一个概念,其注重的不在是产品与艺人之间的匹配度,而是聚焦于艺人的粉丝数量及流量。但是,在流量的挟持下,代言人与产品之间缺乏内在牵连,在他们之间唯一搭建的是利益关系链。产品与受众粉丝之间,没有直接的保障,对于艺人的品牌价值来说,是最大的损伤。这已然是个人品牌价值的最后挣扎,在朋友圈中,不少人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i0WlYzmC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i0ZKM8Se
面对“翻包”,艺人何去何从?
面对这种现象,收到“翻包”邀请的艺人们又该何去何从?是坚守自我,还是顺其自然,这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嫁接的是艺人们面对市场思路模式的认知,是代言产品空间的逐步压榨,在这种非常规的“带货套路”下,艺人们面对全新的商机,应该哭,还是应该笑?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证明。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YJi29ZFmSW
不过在这个证明结果得出之前,需要包括艺人在内的所有从业者们,甚至包括产品投放者们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对于艺人品牌的最大限度利用,是在开拓新的坦途?还是断送仅剩不多的大道?是在寻找生存的空间,还是走向死亡的坟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