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故事看如何写作(一)

(2016-06-22 15:38:31)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红楼梦》的第一回中有一副对联,非常有意思,叫做: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其实《红楼梦》中就遍布着真真假假,亦真亦幻、亦幻亦真这种境界是其他书籍所没有的。比如:今天让你们学习的第48回这部分内容,表面上是作者在向我们讲述香菱学诗的故事,其实是通过黛玉等人之口,来给我们讲解写作的方法。同时也展现了初学写作者一般要经历的三种境界。写作的宗旨一法通而百法通,并不是说写诗才要求这样写,其实写文章也是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的。

首先,初学写作之时要有一定积累,还要善于模仿,但是取法应高。古人曾云:取其上者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若是你一上来,就取法了个下者,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一旦你效法的对象从一开始就选错了,对于你将来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之前我一再向大家强调读书要读一流的书,就是这个道理。你们看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对香菱说:

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不要因为一些书本浅显易懂,自己读起来轻松愉快就专找这样的书读。殊不知对你没有帮助,贻害也大。我们现在好些同学,老去找些漫画、校园青春小说来看,这样没有嚼劲的书,有什麽看头呢?

林黛玉给香菱的提议是这样的: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先将王摩诘、老杜、李青莲的诗,认认真真分别读个一两百首在心里做底,王摩诘、老杜、李青莲这三人是谁,同学们下去的时候已经查到了资料,分别是王维、杜甫、李白。那么,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学他们的诗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我之前给大家讲过,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学。汉代是赋,唐代是诗,宋代是词、元代是曲、明清是小说。不是说只有唐代在写诗,其他朝代的人就不写了,而是因为诗歌的最高成就是在唐代。而李白、杜甫、王维就是这种最高成就的代表。正所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既然我们已经打算要学了,那么一开始,就应该学最好的那个。

   2、其次,三人代表了不同的诗歌特色。 李白号称“诗仙”,这名头不是白叫的。他的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辞句清丽天然,以想象丰富、情感充沛、跌宕起伏,气势纵横、仙气飘飘而著称!

    杜甫的诗歌则讲究沉郁顿挫、炼字炼句、格律工整,所以他被称为“诗圣”。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诗仙”、“诗圣”相称,那是有原因的!不过,仙人可望而不可及,圣人可望而可及。李白的诗歌写得好,除去他自身努力外,也有赖于天纵奇才。他的诗歌以才气作驾驭、以天赋为支撑,境界高妙。一般人想学,没有那么高的才情,终究学不了!杜甫这条路却不一样,凡夫俗子只要多多磨练终会有所成就。这也直接导致了,有宋一代全面尊杜。唐代之后宋代的诗人学作诗基本学杜甫不学李白,江西诗派更是明确提出了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这是题外话了。

而王维则又有不同,这我们得先从他的名字谈起。他姓王名维字摩诘,这样的起名是有一定用意的。因为,他的名和字连在一起,就成了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创教早期的一个著名的人物,长于佛法以能言善辩而著称,留有经文《维摩诘所说经》。王维以此人的名字为名,本来就很有深意。他被称为“诗佛”,诗歌的特点平淡、空灵、禅意悠长。

三座高峰、三种境界,那么林黛玉最推崇的是哪个呢?我个人认为她倾向于李白。你看她下面的话: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她让香菱看完了前三个人的时候,再看看这几个人的:陶渊明、应瑒、刘桢、谢灵运(谢眺)、阮籍、庾信、鲍照,这几个人的风格是怎样的呢?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另外两首诗了,一首是杜甫写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里面的庾开府指的就是庾信,南北朝时期的人物,他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故而世称庾开府。鲍参军指的是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杜甫在自己的诗中赞美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高远的才思远超一般人。既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另一首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里的小谢,指的是谢眺,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小谢的诗歌特征是“清发”,即清新秀发、诗文俊逸。在这里李白自喻为小谢。所以,陶渊明、李白、庾信、鲍照走的都是清丽且不矫揉造作的道路,这是我们写作文需要学习的地方。

    其次,我们就要谈谈写作了。林黛玉和香菱谈了那么久,有一句总结性的话非常重要。她说: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是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这一点是我们的同学需要反省的地方。自己先有一个想法,我们把它说出来就成了语言,我们把它写下来也就成了文字。所以,语言文字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大家写文章的时候,要分得清主次。最主要的是你要表现的那层意思,要体现的那层内涵要有深度有广度或能让人觉得情深意重,而不是堆砌着华丽的辞藻来吟唱空洞的内容,语言文字尽力做到清丽自然就非常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