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头是有生命的灵物,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石头精气神的开采史。人类进步文明离不开石头,是它点燃了人类进步的火炬——当这种思想认识成为我的灵魂深处的“确信”之后,在我人生的旅程中,就无法克制对于石头的顾盼。在遥远的北方,我是那么乐意在所到的石头峰峦之间流连,喜欢太行深处的石屋、石路、石壁、石峰以及那些先人留下的石碾子、石凳子、石门坎等石制生活用具和各式建筑,每当见到这些石质物件和自然环境,总会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甚至情不自禁要在野地里捡拾一两块,带回家置于几案观赏把玩。不管它有多么丑陋粗拙,只要自己喜爱,就奉若珍宝,珍惜有加。
 
     
 
常常自负地认为,爱石、藏石、玩石是一种生活态度。坚持不人云亦云,不追赶时尚,只凭自我内心的喜爱来对周遭世界做出好恶判断,形成坚定甚至固执的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信似乎越来越不可理喻了,成为一种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
 
     
 
老父母及我的兄弟们,对石头文化品性自然说不出这些高深的道理。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各以自己的方式钟爱石头。最初在一块普通的水田中为朗润小院奠基时,其标志就是父母从山区运来的一批“乱石”整齐码放到位。那堆石头几乎用尽了他们当时的全部积蓄,所以运到待建家园的基址后,显得十分金贵。因那时家庭经济乏力,房屋在短时间内不能投入营建,石头只好堆在附近邻家乡亲的院子里,托人家看管了很长时间,唯恐丢失一块。父母采购的这批石头,如今深埋在小院屋基底下,如同耄耋老主人一样,默默承受着岁月的寂寥。
 
     
 
第二批石块进入小院是三弟的功劳。当时为实现小院净水设计,他要劳心费力落实我的设计,冒险开车到泾县那边一处河滩上,借助朋友的掩护,硬是装来一车上好的鹅卵石和粗砂子。填满净水过滤槽沟之后,余下的若干堆放在院内的边角处。那些圆润有致、大小精巧的卵石,给全家人的闲余生活增添了些许情致。我和母亲一簸箕一簸箕搬运到后院,或铺垫小路的基础,或垒砌兰园的边缘,或装饰在塘沿洗衣跳板周遭。最后所剩部分约有一立方米,据说被二弟用水泥砂浆填埋到小家后门口的台基下。我曾几度用心,想把这些遗留下来的零星鹅卵石一块块搜集起来,认真清洗干净,装到一个适当的容器中,作为家园建设的纪念品永久陈列。可接下来的这段时光,家境发生变化,这种心绪也烟消云散了。
 
     
 
听母亲说,父亲二十来岁时,曾在广德那边遇到个瞎子算命先生,郑重其事为自己算过一命。据称那一“命”算得非常精准。当时祖父母还只有五十来岁,身体也很硬朗。我的兄弟姊妹六人,除了“老大”我之外,都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可那位算命先生就断定,父亲将“先死娘亲(母亲)后死老子(父亲)”,“四个儿子没有女儿”,“女儿没有根,出了世也养不大……”。之后这几十年光阴看过来,果然不差毫厘,祖父母二老的寿限和我们姊妹六人的生死命宿,完全印证了这些在当时看来荒诞不经的预言。
 
     
 
这位算命先生还留下过一句至关紧要的话,说父亲年寿八十三,“八十三岁过后就没命可算了……”。推算起来,这个时间节点就该是2018年。这一年,父亲生命虽无大碍,但他的阿茨海默尔症状和慢性气管炎陡然加重,人变得沉默寡言,咳嗽常会大肆气闷,直至脸色青紫,几乎喘不过气来。我们把他送到芜湖弋矶山医院传染科住院治疗,几番险情,通宵达旦的抢救,才算把性命捡回来了。病情缓解出院后,我们排除种种担心,克服犹豫不决,果断帮父亲戒掉了烟瘾。可他的阿茨海默尔症如同滑坡的山体,不可抗拒地日趋严重。与此同时,愈加久坐不能起步,以至于双脚几乎逐渐失去行走能力。虽然生命体征还健在,但灵魂和知觉却已渐行渐远,与母亲和我们兄弟四人正常的精神交流,差不多丧失殆尽。
 
     
 
随着母亲焦虑、孤寂等心理压力越来越重,大家庭的生活气氛受到很大影响,诸事不太顺遂的感觉渐趋明显。无助中的我们不得不投入反思,想起请风水先生看阳宅、阴宅吉凶,想起为祖父母坟墓重立石碑,想起在各种求医问药的同时,不失时机祈神祷灵……但我内心执念不灭,坚信善良人、天不欺,抬头三尺必有神佑,引导家人生活坚持积极朝向,绝不耽误小辈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在遥远的北方,我是那么乐意在所到的石头峰峦之间流连,
   
     
喜欢太行深处的石屋、石路、石壁、石峰
   
     
以及那些先人留下的石碾子、石凳子、石门坎
   
     
等石制生活用具和各式建筑,
   
     
每当见到这些石质物件和自然环境,
   
     
总会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甚至情不自禁要在野地里捡拾一两块,
   
     
带回家置于几案观赏把玩。
   
     
不管它有多么丑陋粗拙,
   
     
只要自己喜爱,就奉若珍宝,珍惜有加。
   
   
常常自负地认为,
   
   
爱石、藏石、玩石是一种生活态度。
   
   
坚持不人云亦云,不追赶时尚,
   
   
只凭自我内心的喜爱来对周遭世界做出好恶判断,
   
   
形成坚定甚至固执的信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自信似乎越来越不可理喻了,
   
   
成为一种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
   
  我曾几度用心,
   
  想把这些遗留下来的零星鹅卵石
   
  一块块搜集起来,
   
  认真清洗干净,
   
  装到一个适当的容器中,
   
  作为家园建设的纪念品永久陈列。
但我内心执念不灭
坚信善良人、天不欺
抬头三尺必有神佑
(谢谢品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