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界去掉“赶羊人”心态:音体美劳不应该考试

(2022-07-09 09:33:40)
标签:

财经

教育

体育

分类: 教育

强化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关注“德智体全面发展”非常科学,“德智体加上音体美劳”已经似是而非,“音体美劳都要纳入中考或高考”已经背离初衷,南辕北辙。

为什么说“德智体加上音体美劳”已经似是而非?

1 音体美劳和德智体不在同一个层次,把它们视为同等教育地位并不科学。

2 音体美劳包含有专项技能,每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兴趣爱好不同,原本应该归属于个性化发展。

3 进一步说,培养学生素质,须要承认“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的实在价值和个性化差异,就每个学生而言,这三要素各不相同,甚至差异显著。

为什么说“音体美劳都要纳入中考高考”已经背离初衷,南辕北辙?

1 考试一定是统一要求,中考高考受到高度关注,不可能考核过程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结果;势必让硬性规定的“统一要求”压倒本应存在的“音体美劳”个性化技能发展。

2 现在教育界强调“音体美劳都要纳入中考或高考”,理由是不考试学校就会“偷工减料”,增加课时也不能落实增质。按照正常逻辑推理,对此应该是加强对学校和校长的考核,不应该一个劲增加学生考试分量。

3 教育界主管似乎是乐见家长、学生对音体美劳考试产生焦虑,闻风而动,开始“培养音体美劳”内卷。只要大家都重视了,着急了,教育主管就可以轻松达标了。于是“一边减负,一边加考”,《红楼梦》高中要考,50万字课外阅读初中要考,体育要考,游泳也要考,近视眼要扣分,美术要考,书法也要考,有人在想着做饭也能考。

本质上看,这就是一种不良阴暗心理,难道教育界很乐于充当“赶羊人”角色,中考就是手中悬起的鞭子。借用“增加考试”来强化素质培养,竟然成了天经地义之事,让人不能不质疑。

初衷是”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现实操作是“以应试教育来强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改属于“似是而非”?还是属于“南辕北辙”?

教育界需要梳理思想,端正态度,去掉“赶羊人”思维,减少颠覆性错误,此举已经刻不容缓。

一边把增加考试作为鞭子高高举起来,一边念叨着“减负减少教育焦虑”,这样的新课标新教改是进步还是退步?时间会有解答。但是,千家万户孩子的学业需要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这几年中小学教育大环境一年几变,几乎是月出新招,实在是误国误民,让人细思极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