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经济战揭示两个规律,西方还可以装睡?
(2022-06-08 09:24:39)
标签:
财经教育体育 |
分类: 经济 |
2018年开始,大国经济战接踵而来,前有美国对华贸易战,后有美欧对俄经济制裁。实践出真知,大国经济战的实践揭示出两个规律:
1 大国贸易战是“双刃剑”,服务业比例高的国家吃亏更大。
5月里,美国财长耶伦表示需要改变特朗普时代对华高关税政策。“在我看来,其中一些措施似乎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在解决我们与中国之间的实际问题方面不太具有战略意义”。
回看2018年初,美国把中国明确为战略对手,瞬间让人们强烈感觉到美国政治精英对华战略变得从未有过的强硬,特朗普就此发起贸易战,大规模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
人们都说经济战是“双刃剑”,提示美国加征关税很可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意指中方很被动,将要承受更大损失。
到了今天,让事实说话,对华加征高关税正在给美国社会高通胀经济“火上浇油”,而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并不在乎美国何时改变其关税政策。眼见着举起“双刃剑”的美国,“自损一千”吃亏更大。
这是为什么?
美国是消费型经济体、国际贸易逆差大国,社会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比例很高,GDP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增长。但是,服务业不增加社会财富,只参与财富分流。一旦发生经济战,美国缺少“创造财富生产自救”的能力,只能眼见着雪上加霜,高关税让美国消费者增加支出,同时让美国生产者增加成本。
实践出真知:大国贸易战是“双刃剑”,其中服务业比例高的国家吃亏更大。
对此,在西方会有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有所醒悟,例如美国财长耶伦;也会有一些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装睡不醒,例如美国贸易代表戴琦。
2 大国经济对抗:抗打击能力取决于经济结构,不是GDP。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人们都看重一个数据:按照GDP理论,俄罗斯经济实力只相当于西班牙。由此,美欧北约敢于对俄发动严厉制裁,以为此举一定可以击垮俄罗斯。
事态进展让美欧大跌眼镜。普京宣布:“对俄罗斯不友好国家”必须使用卢布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这一棒子打晕了美欧。
金融对抗尚处于社会经济表层,相比于欧洲,俄罗斯的社会经济结构有着两大优势:
1)俄罗斯拥有能源粮食煤炭化肥这些大宗商品的出口优势,欧洲多国却是存在能源粮食煤炭化肥不足的劣势。
2)俄罗斯拥有相当规模的一二产业体系,欧洲国家总体的服务业规模偏大,一二产业规模偏小。
如是,考虑到抗打击能力,俄罗斯拥有的优势恰是欧盟国家明显不足的劣势。俄罗斯经济实力实际是欧洲第一强。
今天让事实说话,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人们都可以看明白:经济上吃亏最大的是制裁俄罗斯的欧盟,不是俄罗斯。
西方GDP理论只考虑国家经济体量,不考虑国家经济结构,把经济体量等同于经济实力,结果是把欧盟忽悠了。
始于70年代,欧洲发达国家一步步走进“高福利高赤字低增长”的经济困境,始终没有解脱,曾经在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先后爆发过主权债务危机。相比“寅吃卯粮”的美国,欧盟不过是“50步与100步之差”。
实践出真知:大国经济对抗是由经济结构决定抗打击能力,不是GDP。
对此,西方精英会感到心悸,一些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会继续装睡不醒。例如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坚持要保留特朗普的加税,目的是以此为筹码和中国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结果她等来的却是中国不予理睬。
规律客观存在,装睡也不能改变事实,美西方内部对其打压遏制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争论。时间将会表明:今后这样的争执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