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润洪
马润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69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病难医:三大球振兴与教育改革

(2022-03-14 16:32:35)
标签:

财经

体育

教育

分类: 经济

体育总局今年再一次发声:三大球不振兴,体育强国无从谈起。

三大球上不去的病根是明摆着:职业联赛和国家队建设拧着劲儿,合不拢。看其本质:商业市场开发和体育事业建设尚无法实现双赢。

国家队建设是举国体制,这对于单人双人竞赛项目很有成效,例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射击、举重,对于竞赛中需要高度配合的多人项目少有成效,例如足球、篮球、排球、手球。从我们得到第一块奥运金牌一直到今天,认知这一规律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只是还不清楚:如何才能解决?

环顾世界多人竞赛项目的国际一流水平,它离不开高水平职业联赛作为基础,而且职业联赛与国家队建设不存在顶牛,可以构成一个大体系。

举一例,组建美国奥运篮球队,首先是要服从市场商业规律,不能损伤NBA利益,“先有民才有国”,正是有了一流水平的NBA,确保了美国奥运篮球队世界一流。

记得郎平对记者说过:给美国女排当教练不一样,队员都是“业余”的,都有自己的职业,有的还在上学,队员若是不想打就会走人。

毋庸置疑,各国国情不同,我们也不宜照学NBA,但是须要认知:想要把多人竞赛项目搞上去,必须解决举国体制和职业联赛相容相助,能够“合为一体”

老话讲“福兮祸所伏”,我们的女排女足曾经达到过世界一流,这就让很多人以为:搞三大球,只要“国家重视、精神高昂”就可以成功。

其实,铿锵玫瑰固然优秀,女排女足的好成绩也是得益于“天时”有利:那些年世界范围的女排女足商业开发水平不高。

随着国外女足女排市场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女排女足的优势没有了,又没有体制创新,致使今天我们想要保持世界一流很难了。再看今天的男足、男排、男女篮,想要冲上世界一流水平的豪言都不再讲了。

大道理早已明确: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运用系统思维,高度重视体系设计

“三大球翻身”困在两个建设目标尚不能相合,教育改革更是困在多个目标不能相合。时下人们关注教育,至今没有建设新体系的清晰思路,至少有四个体系目标并存:

1 国家人才选拔体系:面向全国,以高考统招作为核心的应试体系,这个体系被世界公认为中国有效行政治理的千年法宝。

2 天才儿童培养体系:关系到国家未来顶尖人才的培养,人数虽少但是价值巨大,各个发达国家都很重视。

3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了保持国家工业先进性、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不可缺少优等职业技术教育。

4 社会公平教育体系:作为时下呼声最高的教改目标,不可能无视又无法满足,实为今天教育体系创新的“拦路虎”。

想一想,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直到离开学校“就业无歧视”、“社会评判公平”,若是期望时时事事无差别,神仙也做不到。

但是,人们又不想认头,把“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延续到“市场经济时代”。于是教育改革要改来改去“拉抽屉”,家长学生忙着“内卷”又生着怨气。简言之:无可适从。

对于“公平”,无论是它的边界范围、评判标准,人们都无法得出全体共识,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解决问题。想想,如果不是真理,做不到“越辩越明”。

三大球翻身,关键在于解决“举国体制”和市场化联赛的并存,先有“并存”再有“相助”,有了基础再搭建新楼。

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解决国家的“社会发展思维”与百姓“家庭成才思维”的“并存”,涉及一个大道理不能含糊:有国才有家。

此时要再一次提起钱学森之忧:中国缺少帅才。

体育界教育界“同病难医”,若是没有体系建设的清晰思维,不可能实现多目标相合相容。这是一个硬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