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人牙膏文案分析

(2016-04-05 19:26:54)
分类: 1604广告策略分析

《云、山、水》

 

1、  仲夏去兜风 晴空万里云留白 这般洁白清新 就是黑人牙膏的感觉 

2、仲夏去兜风  满山遍野都是绿  这般清凉舒畅 就是黑人牙膏的感觉

3、仲夏去兜风 海阔天空都是蓝 这般清洁舒畅 就是黑人牙膏的感觉

 

一、广告类型

这则广告属于形象广告,通过由牙膏所绘出的三幅舒畅的云山水的画来表现出黑人牙膏清新凉爽怡人舒畅的独特感受。

 

二、市场定位

黑人牙膏最主要的特点是清新口气,表达每个人都有清新的选择的观点,使用黑人牙膏不仅能清新口气,还能使牙齿健康的产品特点,与其他品牌产品相比,黑人牙膏的价格略贵。所以黑人牙膏将清新口气作为自己的特色市场定位和功能定位,确定高质量市场,定位在中高端客户群,这些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价格,他们的支持大部分是比较长久的,黑人牙膏要凭借好的质量口碑争取到较大的市场份额。

 

三、诉求主题

黑人牙膏能给使用者带来清新口气,让使用者拥有清爽舒畅的美好感受,并且能够保护消费者牙齿健康。黑人牙膏满足了消费者对口腔护理的要求,它的持久清新气味还能建立消费者的自信,提升使用者的内在气质。总的来说,黑人牙膏的诉求主题就是漂亮的牙齿和清新的口气。

 

四、诉求对象

黑人牙膏的诉求对象是喜爱牙膏清新舒畅美好口味的中高端群体,这些群体对于牙膏有着较高要求,对牙膏的成分与配方也有着一定要求,讲究口腔护理与健康,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注重使用效果,有一定消费能力受教育程度较高。

 

五、目标消费群体写真

黑人牙膏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人之间,年龄在20-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对牙齿健康和清新口气有较大要求,也有一定的老年使用者。职业以上班族人群最多,因为黑人牙膏价格贵,消费人群需要有一定购买力。中高端人士居多,他们对牙膏的质量与口感要求较大。黑人牙膏美白与清新系列的消费群体是20-30岁追求口气清新与牙齿健康的上班族,草本系列的消费群是30-50岁讲究养生自然的人,抗敏感系列是16-50岁之间牙齿敏感的人群。

 

六、广告风格与调性

黑人牙膏的系列广告用牙膏描绘出神清气爽的画面, 展现自然的一面,整个广告风格是比较清新舒服的,给消费者纯天然的感觉,让消费者感受到惬意的生活气息,获得一种精神满足。广告的调性是清新自然,烘托出产品的美好使用感受。

 

 

七、诉求方式

这则系列广告使用的是感性化的诉求方式,通过用牙膏所描绘的三幅自然画面来接近消费群体,以境动人,让人们在自然的画面中感受黑人牙膏所具有的清新舒爽的气息,从而达到激起追求清新气味的消费者的购买欲的目的。

 

八、文案结构

广告以图为主,在左下角放置黑人牙膏的产品标识。通过牙膏所描绘的清新画面来表现黑人牙膏的独特清爽感受,突显产品形象性。画面中以简练的文字渲染了一种独特的气氛,与背景画面相结合,塑造出了清新自然的产品形象与魅力。文案以“云山水”为标题,简洁又富有清新气息,与广告主题相契合。正文中,“仲夏”、“兜风”两个词托出了凉爽的感受,以“白”“绿”“蓝”三个颜色与广告背景相呼应,而后的“洁白”“清新”“舒畅”“清凉”“清洁”既是描写景物特征,也是描绘黑人牙膏的使用感受,最后一句点明主旨,托出黑人牙膏的独特自然清新感受。文案与广告融为一体,风格一致,消费者能感受到黑人牙膏的形象魅力。

 

九、可能的竞争对手

(1)       佳洁士

佳洁士比高露洁晚进入市场,与高露洁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与高露洁专业的形象不同的是,它将目标对象瞄准在了儿童身上,在儿童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影响父母对牙膏的选择。

(2)       高露洁

高露洁一直占据着牙膏的高端市场,占领市场第一的位置,通过与牙防协会与穿着白色大褂的“牙医”推荐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牙膏专家”的形象

(3)       冷酸灵

冷酸灵牙膏是重庆著名的牙膏品牌,以牙齿遇到冷酸热甜所遭遇的痛楚为切入点,牢固定位于药物牙膏的第一品牌。

(4)       中华牙膏

中华牙膏是联合利华公司与上海牙膏厂以合作的方式租赁了“中华”的商标使用权,主要致力于加大中华牙膏在老年人中的影响力,近年来不断推出不同口味的牙膏来逐步向年轻群体发展。

高静扬 广告1403 20143112005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