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形式研究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形式
研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9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学生主题班会

(2016-11-03 19:04:53)
分类: 班会形式初探、班会教学设计

做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茨沟初级中学    

一、活动意义:

让学生理解“健康”的含义,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培养心理健康的正确方法,确立自我心理健康意识,拥有健康健全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美好人生打好基础。

二、活动内容:

从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开始,确定健康的真正含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心理状态都非常良好。”能够积极的处理,正确应对各种问题和矛盾。对身边的事物能够清楚的分辩和认识。抗压能力、认知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讨论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人的成长和成功的影响,并分析同学和自身所存在的或最想解决的问题,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宣布心理健康班会开始,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健康?心理健康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有哪些帮助?

2、让同学自由发言。然后结合发言内容总结出健康的真正含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而是一种身、心都非常健康良好的状态。”

3、让全部学生写出自己心理最想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备用。

4、讨论:

1)你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心理最健康的?(自由发言)

2)中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讨论发言)

3)心理健康对成功人士的作用很重要。(案例说明)

4)总结心理健康的几种表现。

5)总结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准。

5、敞开心扉:

请具有代表性的同学谈一谈自己成长路上遇到的烦恼和阻碍自己发展的心理状态。同时找几名同学,谈谈自己遇到问题如何去消化处理,使自己心智不断成熟最终走向成功。

6、归纳同学写的“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同学讨论。如:(1)学习与娱乐的关系问题

2)人与人的交往问题—同学与教师,同学与同学,同学与父母

a、自我诊断: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测定自己的心理状态。

b、自我测定:测定自己的适应能力。

四、组织形式个人回答-自由回答——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归纳。

http://s4/mw690/00687VFTzy76e3DFP2ja3&690

http://s3/mw690/00687VFTzy76e3EmVhg0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