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hlers-Danlos综合征诊疗指南》(2023)要点
【摘要】 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是一组具有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结缔组织疾病,通常累及全身多系统,属于罕见病的一种。EDS共14个亚型,所有亚型共同特征是关节过度活动、皮肤过度伸展和组织脆弱等,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包括反复关节脱位、脊柱侧凸、动脉夹层、内脏器官破裂等。EDS患者的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等多方面均面临诸多挑战,多学科团队的协同诊疗指南及流程尚未建立,因此中国Ehlers-Danlos综合征多学科诊疗协作组联合国内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制定本指南,旨在提高EDS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
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是一组具有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结缔组织疾病,通常累及全身多系统,属于罕见病的一种。EDS共14个亚型,所有亚型共同特征是关节过度活动、皮肤过度伸展和组织脆弱等,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包括反复关节脱位、脊柱侧凸、动脉夹层、内脏器官破裂等。
EDS的诊断较为复杂,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许多患者长期无法得到诊断或被多次误诊。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对疑诊EDS的患者进行全身多系统的筛查与评估。对于达到诊断标准的患者,可进行遗传检测及遗传咨询以明确诊断。
目前尚无完全治愈EDS的方法,对于EDS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基于不同亚型和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和早期干预。多学科团队的管理至关重要,并且需要重视护理、康复、心理和营养支持对患者健康的重要性。
1 多学科诊疗模式
临床问题: 为什么推荐对EDS患者施行多学科诊疗模式?
推荐意见: EDS患者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推荐EDS患者在重点科室首诊后,转诊到临床遗传专科或具有遗传咨询和分析能力的专科进行深度表型评估和分子诊断,并由遗传咨询团队辅助首诊医生发起多学科会诊。建立不同科室间的转诊和MDT会诊机制对EDS患者尤为重要,可提高诊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国内已有一些罕见病MDT门诊,为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选择(强推荐:97.56%,弱推荐:2.44%,不推荐:0)。
2 诊断
2.1 EDS的临床诊断
临床问题1: EDS的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
推荐意见: EDS临床诊断标准参考最新的2020年发表的更新版EDS国际分类。不同亚型对应不同的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以及结合两者临床诊断的最低标准(强推荐:98.78%,弱推荐:1.22%,不推荐:0)。
临床问题2: EDS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推荐意见: EDS患者诊断时需与其他类似综合征鉴别,包括过度活动谱系障碍、马凡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成骨不全症、型胶原相关重叠疾病及皮肤松弛症等。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强推荐:98.78%,弱推荐:1.22%,不推荐:0)。
2.2 EDS的分子诊断/基因检测
临床问题1: 如何对EDS患者进行基因检测?
推荐意见: 对达到临床诊断标准或怀疑为EDS的患者,建议行基因检测。推荐基因检测用于鉴别诊断、明确EDS诊断及区别不同EDS亚型。针对EDS主流的测序方案为EDS相关基因(表1)及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相关基因的芯片检测和全外显子组测序,优先推荐先证者及其父母行三人全外显子组测序。详尽的病史采集和多系统深度表型评估可提高基因检测诊断率和准确率(强推荐:97.56%,弱推荐:2.44%,不推荐:0)。
临床问题2: 如何解读EDS患者基因检测报告?
推荐意见: 若检测出符合相应遗传模式的20种EDS相关基因(表1)的致病性变异和可能致病性变异,可明确EDS的分子诊断。对意义未明的变异(VUS)和阴性结果,可结合患者的家系分析、反向表型分析、基因型-表型关联、RNA测序等多组学数据进行遗传分析。对于仍为VUS和阴性的结果,可考虑定期进行测序数据重分析。要注意临床诊断与分子诊断并非完全一致。临床医生可咨询遗传学专家的意见(强推荐:93.96%,弱推荐:6.10%,不推荐:0)。
2.3 EDS患者的遗传咨询
临床问题: 对EDS患者的遗传咨询应包含哪些内容?
推荐意见: EDS患者的遗传咨询主要包括: 初访咨询、基因检测前咨询、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和解读、病情解释和教育、疾病管理和预防措施、遗传风险评估和生育指导、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指导、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进展等内容。遗传咨询应在专业的遗传咨询团队指导下进行(强推荐:97.56%,弱推荐:2.44%,不推荐:0)。
2.4 EDS患者的产前咨询
临床问题:对EDS患者的产前咨询有哪些内容?
推荐意见: 当妊娠期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可能患有EDS时,应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包括染色体核型、染色体微阵列和家系全外显子测序分析以明确诊断。如果超声提示胎儿预后不良,应告知孕妇夫妇。如果检测结果确诊EDS,需告知孕妇夫妇患儿可能表现的症状,但不能预测出生后阶段的表型。是否继续妊娠应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决定。若ED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应对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如果一方也有EDS,需关注相关症状。再次妊娠的风险为50%,可进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或产前诊断。如果ED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均为致病基因杂合子,再次妊娠风险为25%,可进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或产前诊断。高危亲属需进行携带者检测。某些EDS类型可能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骨骼异常,需关注早孕期和中孕期超声,出现特定征象提示胎儿预后不良风险高(强推荐:92.68%,弱推荐:7.32%,不推荐:0)。
3 治疗
3.1 血管外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血管外科的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进行检测,治疗方式与原则是什么?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常见血管受累表现包括血管破裂和器官破裂等。除血管型EDS(vEDS)外,如mcEDS、经典样型EDS(clEDS)、经典型EDS(cEDS)等其他亚型也可能出现严重血管并发症。EDS患者合并血管外科问题推荐首选的诊断方式为无创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I)。建议在首次诊断时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每18~24个月重复检查,避免有创性检查。治疗方面,推荐进行患者宣教,定期监测血压以维持正常水平。在药物治疗方面,不推荐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需谨慎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考虑维生素C以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干预不是首选,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需要,术后需深度修复伤口。治疗需在医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强推荐:90.24%,弱推荐:9.76%,不推荐:0)。
3.1.1
血管外科的常见表现
3.1.2
检查方式和监测频率
3.1.3
治疗方式与原则
3.2 皮肤与整形科
临床问题: 遇到哪些皮肤、或面容问题会怀疑患者患有EDS,如何处理EDS患者的伤口及皮肤护理?
推荐意见: 皮肤方面,推荐在发现就诊患者皮肤有伤口愈合延迟、易发瘀斑、皮肤过度伸展和异常的瘢痕形成时,结合有无关节过度活动、多关节脱位、脊柱侧凸,怀疑EDS的可能性。面容方面,如患者有典型的眼距增宽、鼻背宽平、眼内眦皮赘、耳廓畸形,或面部皱纹多于同龄人,如首诊于整形外科,推荐进行基于3D照相的面容评估协助诊断。EDS患者常出现伤口并发症,表现为伤口渗血、延迟愈合、伤口裂开等,愈合后的伤口常伴瘢痕形成。对EDS患者的手术中要注意小心操作、轻柔牵拉,皮肤深层软组织需充分减张缝合。手术后高张力部位需使用加压绷带妥善包扎,表面缝线延迟拆线至常规伤口拆线时间的2倍。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能有助于改善EDS伤口愈合延迟,但需要在明确EDS亚型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EDS患者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因皮肤脆性增加所致的伤口愈合问题(强推荐:87.86%,弱推荐:12.20%,不推荐:0)。
3.2.2
伤口及皮肤护理
3.2.1
皮肤及面部特征
3.2.2
伤口及皮肤护理
3.3 骨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骨科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常见骨科受累表现,包括关节过度活动、关节(半)脱位、脊柱侧(后)凸、马蹄内翻足等。在保守治疗不适用或无效时可考虑手术,但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考虑到EDS及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以及患者个性化情况,术前讨论需要MDT参与(强推荐:93.90%,弱推荐:6.10%,不推荐:0)。
3.3.2
治疗方式与原则
3.3.1
骨骼肌肉系统的常见表现
3.4 呼吸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呼吸系统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常见呼吸系统受累表现,包括活动后气短、发音困难、哮喘、睡眠呼吸暂停、气胸、血胸、咯血等。针对上述症状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物理康复治疗,少数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考虑到EDS及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以及患者个性化情况,需要MDT参与(强推荐:93.96%,弱推荐:6.10%,不推荐:0)。
3.4.1
呼吸系统的常见表现
3.4.2
治疗方式与原则
3.5 心内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心脏受累的主要表现,应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尽管EDS患者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心脏症状,但多为非特异性,可能与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相关。在主要的两个类型cEDS或hEDS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扩张和瓣膜异常并不常见,而且通常为轻度,无需处理。鉴于缺乏证据,在无临床表现或阳性家族史的情况下不建议对非心脏-瓣膜型EDS(cvEDS)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和监测。对于基因检测为COL1A2突变的患者(cv-EDS),需要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比较容易出现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出现重度反流时需要进行瓣膜置换(强推荐:87.80%,弱推荐:12.20%,不推荐:0)。
3.6 消化内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消化内科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消化道受累表现,包括便秘、腹泻、腹部不适或腹痛等,部分vEDS患者可以自发性肠道穿孔为首发表现。对于存在慢性便秘的患者,可行全胃肠通过时间、肛门直肠测压等胃肠动力相关检查,通过对症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对于自发性肠道穿孔患者,则予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前讨论需要MDT参与(强推荐:87.80%,弱推荐:12.20%,不推荐:0)。
3.6.1
消化系统的常见表现及评估
3.6.2
治疗方式与原则
3.7 神经外科
临床问题: EDS合并的神经外科临床问题有哪些,有什么建议?
推荐意见: EDS最常合并出现的神经外科情况包括Chiari畸形、颅颈交界区不稳、脊髓栓系综合征。对于颅颈交界区的神经或骨性畸形,建议在神经减压的同时行内固定术。对于明确症状的脊髓栓系综合征,可行终丝切断术或其他针对病因的手术(强推荐:85.37%,弱推荐:14.63%,不推荐:0)。
3.7.1
颅颈交界区疾病
3.7.2
脊髓栓系综合征
3.7.3
EDS相关血管损伤
3.8 内分泌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常合并的主要内分泌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需要关注的内分泌问题是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但不同类型患者骨密度具有差异,低骨密度、骨折风险增加在合并关节活动过度的cEDS、hEDS、kEDS等亚型中较常见。因此,新诊断的EDS患者接受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和骨密度评估是必要的。随诊过程中定期复查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必要时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推荐EDS患者需要关注是否合并存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表现,注意筛查CAH-X综合征,这是一种由于CYP21A2基因和TNXB基因的连续缺失,导致21羟化酶缺陷和tenascin-X单倍蛋白剂量不足的邻接基因综合症。因此建议合并CAH的EDS患者分子遗传学检测应包括CAH-X嵌合体分析(强推荐:89.02%,弱推荐:10.98%,不推荐:0)。
3.8.1
EDS骨密度特点
3.8.2
造成骨骼影响的原因
3.8.3
治疗方式与原则
3.8.4
CAH-X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特点
3.8.5
CAH-X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点
3.8.6
CAH-X综合征的诊断
3.9 风湿免疫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风湿免疫科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常见关节受累表现,包括关节痛、关节过度活动、关节(半)脱位等,详见3.3骨科部分。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hEDS与纤维肌痛的鉴别。hEDS是EDS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广泛性疼痛可能经常被误诊为纤维肌痛。故对于纤维肌痛、抑郁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需通过适当的诊断措施和评估排除hEDS,以确保疑似患者得到相应的护理和治疗。伴纤维肌痛样症状的hEDS患者治疗着重于控制疼痛、缓解焦虑和疲劳、改善生活质量等。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有无原发免疫缺陷的存在(强推荐:90.24%,弱推荐:9.76%,不推荐:0)。
3.9.1
hEDS患者的常见表现
3.9.2
治疗方式与原则
3.10 神经内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的神经内科的表现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关注EDS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常见表现包括:颅内动脉瘤、自发性动脉夹层、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等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病;POTS、体位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慢性头痛、癫痫等。治疗以对症治疗及物理康复治疗为主,必要时需要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需要MDT协同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强推荐:90.24%,弱推荐:9.76%,不推荐:0)。
3.10.1
脑血管病
3.10.2
神经肌肉病
3.10.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1.0.4其他表现
3.1.1 眼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眼科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常见眼科受累表现,包括眼睑和结膜异常、干眼症、角膜形态学和微结构变化、病理性近视、晶状体混浊、巩膜和玻璃体细胞外基质异常、血管样条纹,视网膜脱离和眼球穿孔等。考虑到EDS及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以及患者个性化情况,治疗主要是针对眼部并发症的处理(强推荐:87.80%,弱推荐:12.20%,不推荐:0)。
3.11.1
EDS患者眼部表现
3.11.2
治疗方式与原则
3.12 口腔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口腔科问题有哪些,
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pEDS型患者中重点关注口腔
受累表现, 如重度早发性牙周炎、
附着牙龈丧失、 牙龈退缩、
牙齿过早脱落等; 需结合胫前斑块等特征,
最终形成pEDS诊断。
其他类型
EDS亚型存在的口腔
异常表现差异较大, 包括牙形态异常、
牙结构异常等牙体硬组织异常; 牙龈退缩、
附着牙龈丧失、 牙周炎等牙周组织异常;
黏膜变薄、 透明度增加、
软组织脆 性增加等软组织异常;
关节弹响、 张口受限及疼痛等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
EDS相关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为对症治疗,
因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建议患者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具体的治疗建议(强推荐: 85.37%,
弱推荐: 14.63%,
不推荐: 0)。
3.12.1
常见口腔表现
3.12.2
治疗方式及原则
3.13 耳鼻喉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耳鼻喉专科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患者中关注可能的耳鼻喉专科受累表现,包括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喉部痉挛,此外,还有鼻腔通气不良、上呼吸道阻塞等。发音异常和吞咽困难的处理需MDT协作。吞咽影像学检查和呼吸支持很重要。生活方式上的调整可让患者受益,但需经医生评估后决定(强推荐:84.15%,弱推荐:15.85%,不推荐:0)。
3.13.1
常见表现
3.13.2
治疗方式与原则
3.1.4 儿科
临床问题: 如何在儿童时期早期发现EDS患儿,常见问题有哪些以及如何干预?
推荐意见: 当患者存在关节过度活动、多关节(半)脱位、皮肤半透明、伤口愈合不良、易发瘀斑、皮肤过度伸展和异常的瘢痕形成的组合或出现自发性器官破裂或血管夹层时,应怀疑EDS。还应注意家族史的询问。推荐关注的常见儿童受累表现包括:通常表现为早期发育迟缓并存协调障碍,伤口愈合异常、原因不明的瘀伤和/或其他血管或组织脆性体征。易擦伤和关节过度活动所致的步态异常是常见的主诉。对达到临床诊断标准或怀疑为EDS的患者,建议行基因检测,并通过一系列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智力、语言、运动评估量表检查EDS对儿童发育状况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干预。针对EDS及不同亚型患者的个性化情况,需要MDT参与共同诊治(强推荐:92.68%,弱推荐:7.32%,不推荐:0)。
3.1.5 产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妊娠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建议cEDS和hEDS患者在孕前咨询MDT,包括产科医生、遗传学家、心血管医生。在妊娠期间,需定期监测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和宫颈长度,不主张行预防性宫颈环扎。理疗可缓解盆腔疼痛。EDS非剖宫产指征,但应考虑行会阴切开术以防止会阴撕裂。由于产间和产后出血风险增加,需采取相应预防和处理措施。在分娩时,特别注意防止关节脱位,尤其在局部麻醉情况下。cEDS孕妇需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hEDS孕妇需注意盆腔脏器脱垂风险。vEDS是妊娠禁忌症,应建议终止妊娠(强推荐:91.46%,弱推荐:8.54%,不推荐:0)。
3.1.6 妇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合并的妇科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推荐在EDS女性患者中关注妇科受累的表现,包括阴道脱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排尿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由于EDS疾病的复杂性,优先考虑妇科盆底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需考虑进一步手术治疗,需多学科综合讨论管理(强推荐:89.02%,弱推荐:10.98%,不推荐:0)。
3.1.6.1
EDS
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
3.16.2
治疗方式与原则
3.17 血液科
临床问题: EDS的出血表现有哪些,应如何管理?
推荐意见: 出血常见于各型EDS患者,以轻度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主,如皮肤易瘀伤、月经增多等。推荐对于常规实验室筛查试验无异常发现的出血患者,应考虑到EDS的可能性。对于已确诊EDS的患者,应避免外伤、剧烈运动或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如拟进行必要的手术,应由包括血液科医生在内的MDT评估和制订围术期的止血管理方案(强推荐:90.24%,弱推荐:9.76%,不推荐:0)。
3.17.1
EDS患者的常见出血表现
3.17.2
EDS患者出血事件的临床管理
3.18 急诊科
临床问题: EDS患者危及生命的急症有哪些,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 EDS患者中危及生命的急症需要引起重视,主要包括血管外科急症,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破裂、动脉夹层、动脉出血,此外,尚需关注空腔脏器破裂等急症。推荐EDS患者出现上述危及生命的急症时行急诊手术治疗,需个体化、多学科协作制订手术方案(强推荐:93.90%,弱推荐:4.88%,不推荐:1.22%)。
3.18.1
EDS患者需关注的急症
3.18.2
治疗方式与原则
4 护理/康复/心理/营养支持
4.1 意义与实施
4.2 护理
推荐意见: 推荐应基于患者的分型和症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评估,需重点预防皮肤损伤、预防跌倒确保安全,注重胃肠道管理,减少有创操作,警惕关节脱位、静脉出血、动脉破裂、体位性站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家庭整体照顾能力的提升及心理健康的建设(强推荐:89.02%,弱推荐:10.98%,不推荐:0)。
4.2.1
护理评估
4.2.2
预防皮肤损伤
4.2.3
预防跌倒
4.2.4
胃肠道管理
4.2.5
预防并发症
4.2.5.1
预防关节脱位
4.2.5.2
出血观察
4.2.5.3
伤口相关并发症
4.2.5.4动脉破裂
4.2.5.5
体位性站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4.2.6
家庭整体护理
4.3 康复
临床问题: EDS患者可从哪些康复运动锻炼中获益?如何管理EDS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和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推荐意见: 推荐EDS患者正常参与运动和日常活动。运动建议以个体化的低强度、低抗阻为宜,避免高强度、有冲撞的运动。必要时使用支具及日常生活中使用轮椅等辅助具。对于呼吸困难症状,建议进行吸气肌训练。体位性低血压和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可通过增加低垂部位血液回流的辅助具及肌群锻炼得到改善。家居改造可减少继发的跌倒和跌倒造成损伤的风险(强推荐:87.80%,弱推荐:12.20%,不推荐:0)。
4.3.1
EDS患者的运动及康复建议
4.3.2
EDS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和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
4.4 心理
临床问题: 应如何通过心理咨询与评估帮助EDS患者及家庭?
推荐意见: 个性化的心理咨询与评估在帮助EDS患者及家庭接受诊断,以及长期疾病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心理支持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支持整个治疗过程,促进恢复规律的生活和工作。此外,还应关注家庭成员(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强推荐:84.15%,弱推荐:15.85%,不推荐:0)。
4.4.1
帮助患者及家庭接受诊断、认识疾病并度过转接期
4.4.2
长期疾病管理
4.4.3
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4.5 营养
临床问题: 应如何对EDS患者进行营养筛查、评价、管理和支持?
推荐意见: EDS患者应接受标准化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流程,对于存在营养风险者应结合临床表现、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层面指标进一步评估,关注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宏量及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以及异常的摄食行为,指导个体化的营养管理。推荐应基于EDS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及器官系统受累情况予以个体化的营养管理策略,维持适宜体重,必要时选择合理的人工营养支持方式,维持适宜的宏量、微量营养素及液体量摄入,避免致敏食物(强推荐:89.02%,弱推荐:10.98%,不推荐:0)。
4.5.1
营养筛查与评估
4.5.2
个体化营养管理策略5多学科诊疗流程总结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Ehlers-Danlos综合征诊疗指南》(2023)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罕见病研究》2023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2.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