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10.《老年器官感染患者复原力评估专家共识》(2023)要点

(2023-11-18 14:47:51)
标签:

老年器官感染患者

复原力评估

老年器官感染患者复原力评估专家共识2023要点

 

老年人因器官、组织退化及免疫功能下降,基础疾病较多及共病,为感染高危人群。老年器官感染患者经治疗后,感染虽已控制,但机体机能仍未恢复,恢复能力影响生活质量。对老年器官感染患者恢复能力进行系统、全面评估至关重要。复原力指患者处于困境或危机时,表现出超乎预料的功能或行为结果,常用来评估机体恢复能力。目前复原力评估主要依据国外复原力量表,但中西方在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其内容对我国人群不完全适用,对老年感染患者复原力评估方法单一,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状态。本文拟根据我国老年器官感染患者情况,制订复原力评估量表,判断恢复能力,为老年患者康复提供帮助。

一、复原力的概念

广义的复原力指个体面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对于老年人复原力,WHO定义为老年患者在面对逆境时,通过抵抗、恢复或适应来维持或促进机体功能的能力。目前复原力分类较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可分为学生复原力、儿童复原力、老年复原力;不同疾病可分为心理复原力、肿瘤复原力、卒中复原力等;所处环境不同分为家庭复原力、社会复原力等。对于老年器官感染复原力,指老年人在器官感染后整个机体的恢复能力,与自身躯体、心理、家庭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二、影响复原力的因素

1. 躯体状态:  老年器官感染患者常有不同基础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慢性疾病。

2. 心理因素:  老年器官感染患者因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的多种慢性病,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引起多种慢性疼痛、失眠、活动受限等心理负担加重,积极情感体验减少,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部分存在病耻感、癌因性疲劳等心理困扰,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复原力。

3. 家庭因素:  老年器官感染患者前期主要是通过住院期间医护给予充分的治疗,恢复期则主要依靠家庭的照护,家庭是关怀、资源和力量的来源。

三、复原力的评估方法

1. 躯体复原力评估:  对于老年器官感染患者躯体复原力的评估,主要参考我国健康老年人评估量表,同时结合心肺功能评估编制老年器官感染患者躯体复原力的量表,内容涉及4个维度:一般状况、营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基础疾病状态以及心肺功能动态评估。

2. 心理复原力评估:  目前心理复原力评估国内外主要根据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主要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估: 个人胜任感、高标准与韧性;信赖直觉、对消极情感的容忍与强化应对效果;积极接受变化与安全的人际关系;控制力;神灵启示,该量表在大量的人群中得到验证,可有效的反应患者的心理复原能力。

3. 家庭复原力评估:  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最初是由AWalsh编制的,后来美国学者SixbeyWalsh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评估量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学者董超群在Sixbey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文版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涉及4个维度:家庭沟通和问题解决、使用社会经济资源、维持积极态度、赋予逆境意义,共44个条目。

4. 复原力判定标准:  结合躯体复原力、心理复原力、家庭复原力的评分标准,分别将其相加,综合评分为:总分:69405分。

四、如何提高老年器官感染患者复原力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合理膳食:

2)规范生活:

2. 保持心理健康:

  3.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4. 社会支持:

五、展望

目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健康的老龄化是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目标,器官感染是阻碍健康老龄化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老年器官感染患者除了前期积极的药物等治疗外,在感染控制后的恢复阶段也极为重要,老年器官感染患者的复原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后期的生活质量。结合老年患者感受性低,常常疾病已经较为严重,自觉症状或临床表现并不明显的特点,要善于观察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及时评估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对于老年患者的复原力进行评估尤为重要,为早诊断提供依据,避免延误诊治。目前我国对于老年器官感染后复原力的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复原力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完成从医疗、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治疗、关心、关注老年患者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附表1、附表2、附表3(见电子版)。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老年器官感染患者复原力评估专家共识》(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5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1.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