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要点
(2023-11-09 19:53:16)
标签:
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 |
《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要点
【朱医师特别推介医学新知识】
一、概述
(一)定义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造成的溃疡。溃疡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
(二)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常见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据估计,约10%的人一生中曾患过消化性溃疡,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07年在上海进行的一项横断面调查显示,该地区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17.2%,远高于西方人群(4.1%);2021年在上海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共纳入1 108名受试者,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达9.1%,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为5.8%,胃溃疡为2.5%,复合溃疡为0.8%。随着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下降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广泛使用,亚洲人群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已低于20年前。然而,由于全球风湿、心脑血管等疾病高发,特别是老龄患者中广泛使用消炎止痛及抗血栓药物,与之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上升,加之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故消化性溃疡的管理比以往更具挑战性。
(三)分类
1.
2.
3.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1)复合性溃疡:
(2)难治性溃疡:
(3)吻合口溃疡: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这种失平衡可能是由于侵袭因素增强,亦可能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或两者兼有。侵袭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Hp
Hp凭借其螺旋状菌体、鞭毛(运动)和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抵御胃酸)等毒力因子作用,在胃型上皮(胃黏膜上皮和有胃化生的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定植,诱发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削弱局部黏膜防御功能;另一方面,Hp感染可增加胃泌素释放,后者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这两方面协同作用造成了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和溃疡形成。
(二)NSAIDs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影响溃疡愈合,并增加溃疡复发率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
糖皮质激素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和胃肠出血的风险。长期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双膦酸盐、西罗莫司等)的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增加。
(七)刺激性饮食
浓茶、咖啡和某些饮料能刺激胃酸分泌,摄入后易产生消化不良症状,但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长期饮用会增加溃疡发生风险。持续酗酒可能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的患病率。
三、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
(一)诊断
胃镜及活检组织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方法。
1.
(1)腹痛:
(2)以并发症表现为首发症状:
2.
3.
4.
5.
6.
7.
8.
9.
(1)Hp检测:
(2)CT检查:
(3)粪便隐血及血常规检查:
(二)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需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石症、肝脏疾病、胰腺疾病及胃癌等有消化不良症状的良、恶性疾病鉴别;胃溃疡需与胃恶性溃疡鉴别。
(三)并发症
1.
2.
3.
4.
(四)诊断流程
(五)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1.
2.
四、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除去病因(根除Hp,尽可能停服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戒烟等),消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溃疡复发和避免并发症。不同患者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不尽相同,发病机制亦可能各异,处理应个体化。
(一)生活方式干预
1.
2.
3.
(二)药物治疗
1.
H2-RAs治疗消化性溃疡为常规剂量2次/d,口服,常用药物有法莫替丁等;维持治疗为1次/d,口服。
治疗溃疡的疗程,通常十二指肠溃疡为4~6周,胃溃疡为6~8周。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是新型抑酸剂,具有起效更快、抑酸更持久、服用不受进餐影响等特点。
2.
弱碱性抗酸剂:
铋剂:
(三)根除Hp治疗
推荐铋剂四联方案,即1种PPIs/P-CAB和1种铋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及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中的两种,组成四联疗法。目前采取选择已知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可获得高根除率。疗程推荐为14d。高剂量双联方案:阿莫西林(3.0g/d,如1.0g、3次/d或0.75g、4次/d)联合PPIs,如艾司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双倍标准剂量2次/d或标准剂量4次/d)也是合理选择。
(四)NSAIDs溃疡的治疗
1.
2.
3.
4.
5.
(五)难治性溃疡的治疗
难治性溃疡应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需要排除患者未规律服药的情况。
五、疾病管理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化性溃疡的管理流程
(二)筛查
(三)分级预防
1.
(1)生活方式:
(2)饮食因素:
(3)应激和心理因素:
(4)筛查Hp:
(5)NSAIDs溃疡的预防:
2.
(1)筛查Hp:
(2)有胃溃疡病史患者需行胃镜随访。
3.
(1)根除Hp。
(2)停用NSAIDs或者更换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小的药品。
(3)治疗非Hp消化性溃疡时足量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胃溃疡者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胃黏膜保护剂,胃溃疡疗程6~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4~6周。
(4)监测粪便隐血试验、腹部症状和体征,积极防治并发症。
(5)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维持治疗以预防溃疡复发。
(6)监测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发生及时转诊。
(四)随访评估
1.
2.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年第1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11.3
编者(朱医师)的话: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常见病,随着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下降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广泛使用,亚洲人群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已低于20年前。然而,由于全球风湿、心脑血管等疾病高发,特别是老龄患者中广泛使用消炎止痛及抗血栓药物,与之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上升,加之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故消化性溃疡的管理比以往更具挑战性。不论医务人员,或业外人士对消化性溃疡的知识多一些了解,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好处一定多多。
2023.11.6
迄今,已发布的特别推介的医学新知识资料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学习医学新知
欢迎关注朱明恕医师的两个医学微信公众号
1.《朱明恕医师与指南要点》
2.《医学生与医学指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