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浙江省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2023)要点
(2023-10-01 19:40:02)
标签:
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 |
《浙江省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2023)要点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DVT),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PE占院内猝死原因的5%~10%,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误诊、漏诊率较高。因此,规范筛查、诊断与治疗VTE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病率及病死率。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策略,进一步规范VTE的预防、诊断与治疗,降低VTE导致的不良事件和疾病负担,从而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持续优化VTE防治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1.1
1.1.1
1.1.2
1.2
临床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的具体情况,结合最新的专科VTE防治指南或专家共识开展VTE防治工作。
临床科室应成立本科室的VTE防治管理小组与应急小组。临床科室应参照本院的VTE防治管理办法和VTE防治工作手册制定适合于本科室执行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责任到岗,定期召开例会,总结分析科室VTE防治工作并持续改进。
2
2.1
住院患者应按医院要求接受VTE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所有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标准化流程与规范制度。医院对使用的VTE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明确规定,手术/操作患者使用Caprini评分表(2021版,附录1-表1),非手术/操作患者使用Padua评分表(附录1-表2)。
住院期间,针对患者入院、术后、转科、病情变化及出院等重要时间节点或病情发生重大或急剧变化应实行动态的血栓风险评估,评估及时、规范。患者住院期间3个关键动态时点如下。入院后24 h内。病情或治疗变化时:进行手术/操作(术前24h内、术后24h内)、转科(转科后24 h内)、报病危(病重)等特殊情况。出院前24 h内。
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标准,评估率应大于90%(附录2)
2.2
医院应对有VTE风险的住院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附录1-表7、表8),制定出血风险评估的标准化流程与规范制度。应针对手术/操作、非手术/操作患者制定不同的出血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准确评估。
住院期间,针对入院、术后、转科、病情变化及出院等重要时间节点或病情发生重大或急剧变化患者应实行动态的出血风险评估,评估及时、规范。住院患者VTE出血风险评估标准,评估率应大于90%(附录2)。
2.3
住院VTE患者评估率包含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和住院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率,是年度考核指标之一。评估率应大于90%(附录2)。
3
要求本着“应检尽检,应检快检”的原则,医院应根据业务量及科室配备,合理设立相关检查检验项目,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项目。
3.1
包括但不限于24h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急诊床边24h)、下肢静脉超声(包括急诊床边24h)、肺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PA)检查(设立24h绿色通道)、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下肢静脉造影等。
3.2
包括但不限于血浆D-二聚体、凝血功能检查(能在2~4 h内提供结果)、血栓弹力图、心脏标志物检测(至少包含肌钙蛋白、脑钠肽等检测)等。
4
高危患者应遵循“早筛查、早干预”的原则,通过设立检查绿色通道,心电图室、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均可快速优先安排检查(检查24h内完成),加速干预前评估工作,推进干预措施落实。
高危患者是指Caprini评分≥5分或Padua评分≥4分,D-二聚体阳性高于正常上限(凝血监测)且DVT Wells/肺栓塞简化Wells评分及Geneva评分结果提示DVT或PE高度可能性的患者。
高风险患者是指经相关评估(附录1-表7,表8)具有高风险因素需要关注和进行干预的人群。5
5.1
总体原则是在充分评估VTE风险和出血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合适的诊疗指南推荐意见采用恰当的预防措施。尽管给予积极预防措施,但仍有可能发生VTE,一旦发生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患者的VTE风险及出血风险进行分层,选择合理的预防措施,并根据动态评估结果调整预防策略。
预防使用抗凝药物前,应该与患者和家属告知,如发生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VTE高危患者如同时存在药物和机械预防禁忌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常规预防时,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血栓风险显著增加,并加强彩超筛查,及时邀请专科医生会诊。
5.2
包括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
6
6.1
临床医师应知晓VTE的规范诊疗流程(图1~图4,附录4),同时熟悉抗凝与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具体使用方法。
6.2
专家团队,提升VTE诊疗水平医院应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多学科联合诊疗应由VTE防治的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联合会诊应体现多学科专家诊疗意见。应定期举行多学科联合查房或联合会诊。
6.3
医院相关性VTE发生率与VTE相关病死率可评价医院防治管理规范程度,考量治疗效果,是推荐的考核指标(附录2)。
7
医院制定VTE应急预案,成立医院VTE快速反应团队,定岗不定人。
8
医院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VTE防治宣教工作。
9
9.1
9.2
9.3
9.4
9.5
医院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VTE防治相关医嘱及提示信息规则的建立,辅助医务人员在评估后,方便快捷地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
9.6
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VTE相关过程指标进行自评,评分标准共10分(表1)。
附录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浙江省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2023)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加速康复外科杂志》2023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