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1.《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1章概述》(2023)要点

(2023-08-19 08:46:49)
标签:

脑血管病临床管理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1章 概述2023要点

 

【摘要】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是中国卒中学会组织专家根据近年来脑血管病领域研究的新进展、获取的新证据,对2019年第1版《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进行的修订、补充和完善。该版指南涵盖脑血管病的全方位临床管理,包括卒中的组织化管理、高危人群管理、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以及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管理、卒中的康复管理等,旨在为从事卒中防治、护理、康复的相关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机构、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医药企业、卫生保健需求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指导意见。

 

2019年6月,由中国卒中学会组织专家编制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正式出版发行,该指南覆盖了脑血管病预防、诊疗、康复、组织化管理和卒中医疗质量控制等方面,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近年来脑血管病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临床证据,包括基于中国人群的系列大型临床研究相继发表,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进行更新和完善,将最新的脑血管病临床证据反映在指南中,进一步提高脑血管病的临床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发表后,广大读者尤其是学者、专家对指南也提出了众多完善和修改意见。为此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会于2022年初做出撰写出版《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以下简称“指南(第2版)”]的决议。

1 指南目的及用途

指南(第2版)的目的和用途与2019年版完全一致,将提供关于脑血管病临床管理的全面指导,以帮助医疗服务提供者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指南(第2版)涵盖脑血管病的全方位临床管理内容,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旨在减轻患者负担,预防不恰当的医疗行为,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预后指导;通过更新和完善,确保其时效性和先进性,推动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工作。

2 指南制定的组织框架

2.1  学术委员会

2.2  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编委会)

3 指南制定方法学

3.1  指南制定过程简介

3.2  文献检索及筛选

3.3  推荐分类和证据级别

3.4  指南的偏倚、利益冲突及声明

4 指南特点

指南(第2版)的特点与2019年版指南完全一致。

5 指南出版、局限性及更新

5.1  指南出版

指南(第2版)全文已正式出版,各章的中文节选版(仅含流程图和推荐意见)于2023年7月开始陆续在《中国卒中杂志》发表。

5.2  指南局限性

由于本指南纳入了大量文献,文献筛选工作量巨大。虽然严格按照标准对诊断流程、方法、治疗策略和措施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筛选,并排除了绝大部分不符合指南要求的研究文献,但仍然保留了部分国内观察性临床研究,以及一些在国内临床应用广泛但尚缺乏很好研究证据的干预研究。这些研究多为单中心、样本量小、回顾性、非随机或随机方法不明的研究,对指南的部分推荐意见可能产生一定的偏倚影响。

5.3  指南的更新

在指南的更新方面,中国卒中学会将采取以下措施:持续追踪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医学进展,确保指南内容始终与脑血管病领域的最佳干预管理手段相一致;定期评估指南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在更新指南的过程中,将重点关注指南制定时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如参考文献的选择、证据质量等,以改进和完善指南内容;将广泛征求各方反馈和建议,特别是从临床医师、学者、患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收集意见,以便在更新指南时更好地反映实际需求和经验;组织相关专家对指南进行审查和评估,并向公众、医务工作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传达更新后的指南信息,以推广指南的实际应用。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1章 概述》(2023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国卒中杂志2023年第7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3.8.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