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4)泌尿系统肿瘤用药》

(2023-01-20 09:14:12)
标签:

新型抗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泌尿系统肿瘤用药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4)泌尿系统肿瘤用药》

 

4)泌尿系统肿瘤用药

一、索拉非尼 二、舒尼替尼 三、培唑帕尼 四、阿昔替尼 五、依维莫司 六、替雷利珠单抗 七、特瑞普利单抗 八、维迪西妥单抗 九、阿比特龙 十、阿帕他胺 十一、恩扎卢胺 十二、达罗他胺 十三、瑞维鲁胺 十四、奥拉帕利 十五、仑伐替尼 十六、纳武利尤单抗 十七、帕博利珠单抗

一、索拉非尼 Sorafenib

制剂与规格:片剂:200mg

适应证:晚期肾细胞癌。

合理用药要点:

1.推荐剂量为400mg/次,每天两次,口服,空腹给药,用药前无需进行基因检测。

2.CYP3A4诱导剂联合索拉非尼可降低索拉非尼的药物浓度,而根据目前数据,CYP3A4抑制剂和索拉非尼在临床药代动力学方面不太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3.存在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时,可能需要暂停和/或减少索拉非尼剂量。择期手术前至少暂停使用索拉非尼 10天。大手术后至伤口充分愈合之前,至少 2 周不要服用。

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乏力、脱发、感染、手足皮肤反应、皮疹。避免联合使用CYP3A4强效诱导剂或抑制剂。

5.对索拉非尼或本品任一非活性成分有严重过敏症状的患者禁用。

二、舒尼替尼 Sunitinib

制剂与规格:胶囊:12.5mg25mg37.5mg50mg

适应证:晚期肾细胞癌。

合理用药要点:

1.推荐剂量为50mg/次,每天一次,口服,服药4周、停药2周(即4/2给药方案),也可采用舒尼替尼50mg/次,每天一次,服用2周,停药1周(即2/1给药方案)。

2.根据患者个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12.5mg 为梯度单位逐步调整剂量。每天最高剂量不超过75mg,根据患者个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情况可能需要中断治疗。

3.避免与CYP3A4强效诱导剂或抑制剂联合使用。如无法避免与强效诱导剂联合使用考虑下调本品剂量。

4.用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注意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等严重骨髓抑制。

5.择期手术前停用本品3周。大手术后至少2周内不得给药。

三、培唑帕尼 Pazopanib

制剂与规格:片剂:200mg

适应证:本品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和曾接受细胞因子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

1.培唑帕尼的推荐剂量为800mg/次,每天一次,口服,空腹服药。如果漏服剂量,且距下次剂量的服用时间不足12小时,则不应补服。

2.剂量调整应根据个体耐受情况,按200mg 的幅度逐步递增或递减,以控制不良反应。培唑帕尼的剂量不应超过800mg

3.在培唑帕尼使用期间,轻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培唑帕尼,并且应密切监测,对于基线总胆红素的数值≤1.5ULN,且ASTALT的数值≤2ULN的患者,其剂量调整参见针对药物性肝毒性的剂量调整指南。

4.用药期间必须注意常见的肝功能损伤和高血压,需要监测尿蛋白,注意腹泻的发生,必要时予以对症止泻药物。

5.避免同时使用CYP3A4P-糖蛋白或乳腺癌耐药蛋白强效抑制剂治疗。

四、阿昔替尼 Axitinib

制剂与规格:片剂:1mg5mg

适应证:

1.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的成人患者。

2.联合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

1.阿昔替尼推荐的起始口服剂量为5mg/次,每天两次,口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给药,每天两次给药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如果患者呕吐或漏服一次剂量,不应另外服用一次剂量,应按常规服用下一次剂量。

2.建议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剂量: (1)在治疗过程中,满足下述标准的患者可增加剂量:能耐受阿昔替尼至少2周连续治疗、未出现2级以上不良反应、血压正常、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当推荐从 5mg/次,每天两次开始增加剂量,可将阿昔替尼剂量增加至 7mg/次,每天两次,然后采用相同标准,进一步将剂量增加至10mg/次,每天两次。(2)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暂停或永久停用,或降低阿昔替尼剂量。如果需要从 5mg/次,每天两次开始减量,则推荐剂量为 3mg/次,每天两次。如果需要再次减量,则推荐剂量为 2mg/次,每天两次。

3.避免与CYP3A4/5强效抑制剂或诱导剂联合使用。

4.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时,推荐阿昔替尼的剂量为5mg/次,每天两次,如能耐受,可考虑剂量滴定。联合治疗期间帕博利珠单抗的用药要点请参见“帕博利珠单抗”部分。

五、依维莫司 Everolimus

制剂与规格:片剂:2.5mg5mg10mg

适应证:既往接受舒尼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数据主要基于透明细胞肾癌。

合理用药要点:

1.单药使用时的推荐剂量为10mg/次,每天一次,口服;与仑伐替尼联合时的推荐剂量为5mg/次,每天一次,口服。

2.用药期间应特别注意可能发生非感染性肺炎;注意常见的口腔炎等。

3.避免联合使用CYP3A4强效诱导剂和CYP3A4强效抑制剂。如与CYP3A4P-糖蛋白中效抑制剂联合使用,需下调本品剂量。

4.肝功能损伤会使依维莫司暴露量增加,按如下方式进行给药调整: (1)轻度肝功能损伤(Child-Pugh A 级):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如果不能很好地耐受,可将剂量降至每天5mg。(2)中度肝功能损伤(Child-Pugh B 级):推荐剂量是每天 5mg;如果不能很好地耐受,可将剂量降至每天2.5mg。(3)重度肝功能损伤(Child-Pugh C级):如果预期的获益高于风险,可以采用每天2.5mg,但不得超过这一剂量。

5.在本品治疗期间应避免接种活疫苗,避免与接种过活疫苗的人密切接触。

6.美国 FDA 获批的其他适应证:本品与仑伐替尼联合使用治疗既往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失败或进展的晚期肾细胞癌。

六、替雷利珠单抗 Tislelizumab

制剂与规格:注射剂:100mg10ml/

适应证:适用于PD-L1高表达的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

1.应该按照相关疾病指南,治疗前做基线评估,特别是肿瘤组织的PD-L1表达情况检测,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治疗反应及毒性。

2.推荐剂量为200mg/次,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3.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用。

4.目前尚无针对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研究数据,中重度肝功能损伤以及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不推荐使用。轻度肝功能损伤及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如需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5.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至少5个月内停止哺乳。育龄期妇女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本品给药后至少5个月内应采用有效避孕措施。

七、特瑞普利单抗 Toripalimab

制剂与规格:注射剂:80mg2ml/瓶、240mg6ml/

适应证:适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合理用药要点:

1.特瑞普利单抗推荐剂量为3mg/kg,每2 周一次,静脉输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2.特瑞普利单抗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建立,不推荐用于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轻度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3.老年患者(≥65岁)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无需进行剂量调整;尚未确定本品在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静脉输注时间至少60分钟,如果第1次输注耐受良好,则第2次输注时间可以缩短至 30 分钟,如果患者对 30 分钟的输注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后续所有输注均可在30分钟完成,不得采用静脉推注或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5.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可发生在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期间及停药以后,可能累及任何组织器官。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及排除其他原因。大多数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并且可通过暂时停用特瑞普利单抗,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支持治疗来处理。对于大部分34级及某些特定的2级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需暂停给药,对于4级及某些特定的3级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需永久停用。

6.特瑞普利单抗不经CYP450酶或其他药物代谢酶代谢,因此联合使用的药物对这些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预期不会影响特瑞普利单抗的药代动力学。

八、维迪西妥单抗 DisitamabVedotin

制剂与规格:注射用冻干粉针剂:60mg

适应证: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且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的给药剂量需要按照患者体重计算,为2mg/kg,每2周一次,静脉输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药物需要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

2.静脉输注期间,如发生输液反应或超敏反应,减慢或中断滴注,和/或给与适当医学治疗,对危及生命的输液反应则应立即停止用药。

3.用药过程中需要监测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需要重视神经毒性,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运动神经病变。如遇不良反应需进行药物剂量调整的情况,包括暂停用药、减量用药及停止用药等,应遵循以下推荐的剂量调整计划及处理建议:推荐给药剂量2.0mg/kg→首次减量给药剂量1.5mg/kg→二次减量给药剂量 1.0mg/kg→后续处理应停止治疗或酌情处理。

4.对于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维迪西妥单抗无需进行治疗剂量的调整。目前尚未考察中重度肝功能损伤对维迪西妥单抗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5.对于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维迪西妥单抗无需进行治疗剂量的调整。目前尚未评估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尚无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研究数据。

6.对于老年患者(≥65岁),维迪西妥单抗无需调整治疗剂量。对于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暂无维迪西妥单抗相关临床研究资料。

九、阿比特龙 Abiraterone

制剂与规格:片剂:250mg

适应证:

1.本品与泼尼松或泼尼松龙联合使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2.本品与泼尼松或泼尼松龙联合使用,治疗新诊断的高危转移性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前列腺癌,包括未接受过内分泌治疗或接受内分泌治疗最长不超过3个月。

合理用药要点:

1.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阿比特龙推荐剂量为1000mg/次,每天一次,口服,要求空腹,与泼尼松或泼尼松龙5mg/次,每天两次,口服,联合使用;治疗新诊断的高危转移性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前列腺癌:阿比特龙推荐剂量为1000mg/次,每天一次,口服,要求空腹,与泼尼松或泼尼松龙5mg/次,每天一次,口服,联合使用。

2.接受阿比特龙治疗期间应同时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或已接受过双侧睾丸切除术。

3.治疗期间需要监测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注意有无血压升高及体液潴留风险,如果患者发生 3 级及 3级以上毒性事件,包括高血压、低钾血症、水肿或其他非盐皮质激素毒性事件,则应停止治疗,并进行适当的医学处理。直到毒性症状缓解至 1 级或基线水平,方可重新开始使用本品治疗。

4.如果患者出现漏服本品、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应以常规剂量于次日重新开始治疗。

十、阿帕他胺 Apalutamide

制剂与规格:片剂:60mg

适应证:

1.转移性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前列腺癌成年患者。

2.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年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本品的推荐剂量是240mg/次,每天一次,口服。需整片吞下,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

2.患者还应同时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即同时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或已接受过双侧睾丸切除术。

3.治疗期间监测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3级毒性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应暂停给药,直至症状改善至≤1 级或原有级别,如果有必要,再恢复相同剂量或减量(180mg/次或120mg/次)。如果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癫痫,则应永久停用。

4.基线时有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有轻中度肝功能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5.避免与华法林和香豆素类抗凝剂联合使用,如联合使用,监测INR值。

十一、恩扎卢胺 Enzalutamide

制剂与规格:胶囊:40mg

适应证:

1.雄激素剥夺治疗失败后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且未接受化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年患者的治疗。

2.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年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推荐剂量为160mg/次,每天一次,口服。不得咀嚼、溶解或打开软胶囊,伴餐或不伴餐均可。

2.非手术去势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持续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进行药物去势。

3.如果患者出现≥3级毒性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应停药1周或直至症状消退至≤2级,之后以相同剂量或必要时降低剂量(120mg/次或 80mg/次)重新用药。

4.应尽可能避免与CYP2C8强效抑制剂联合使用。如果必须联合使用CYP2C8强效抑制剂,应将恩扎卢胺剂量降至80mg/次,每天一次。停止联合使用CYP2C8强效抑制剂后,应将恩扎卢胺剂量恢复至联合使用前的剂量水平。

5.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目前针对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研究数据有限,重度肾功能损伤或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应慎用恩扎卢胺。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十二、达罗他胺 Darolutamide

制剂与规格:片剂:300mg

适应证:治疗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年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推荐剂量为达罗他胺600mg/次,每天两次,口服。本品应整片吞下,与食物同服。

2.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3.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eGFR1529ml/min•1.73m2],推荐的起始剂量为300mg,每天两次。

4.轻度肝功能损伤(Child-Pugh A级)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Child-Pugh B级),推荐的起始剂量为300mg/次,每天两次。

5.避免联合使用CYP3A4P-糖蛋白强效诱导剂。与达罗他胺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BCRPOATP1B1OATP1B3底物的血浆浓度,因此应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这些底物的不良反应。应避免与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

十三、瑞维鲁胺 Rezvilutamide

制剂与规格:片剂:80mg

适应证:适用于治疗高肿瘤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瑞维鲁胺的推荐剂量为240mg/次,每天一次,口服,需整片吞下,在进餐后或空腹时均可服用。

2.患者还应同时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即同时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或已接受过双侧睾丸切除术。

3.治疗最常见的导致终止治疗的不良反应是肝脏转氨酶升高,因此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肝功能。如果患者出现≥3级毒性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应暂停给药,直至症状改善至≤1级或原有级别,之后以相同剂量或必要时降低剂量(160mg/次或80mg/次)重新用药。

4.瑞维鲁胺是一种强效酶诱导剂,可能会导致许多常用药品的疗效下降,因此,开始瑞维鲁胺治疗前应检查联合使用。与主要经CYP3A4CYP2C8CYP2C9CYP2C19CYP2B6代谢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会降低这些药物的暴露量。如有可能,建议换用其他药物;如需继续用药,有可能发生药效降低的情况。

5.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轻度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目前尙无瑞维鲁胺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中的相关数据,故不建议此类患者使用瑞维鲁胺。

十四、奥拉帕利 Olaparib

制剂与规格:片剂:100mg150mg

适应证:用于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突变且既往治疗(包括一种新型内分泌药物)失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成人患者。

合理用药要点:

1.奥拉帕利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之前,必须采用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或其他经验证的检测方法,确认患者存在胚系和/或体细胞BRCA1/2突变。

2.推荐剂量为300mg/次,每天两次,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3.BRCA1/2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程:建议持续治疗直到现有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对于未接受手术去势的患者,应在治疗期间继续使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进行药物去势。

4.应整片吞服,不应咀嚼、压碎、溶解或掰断药片。在进餐或空腹时均可服用。如果患者漏服一剂药物,无需补服,仍按计划时间正常服用下一剂量,并不影响整体疗效。

5.奥拉帕利在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贫血、恶心、疲乏(包括乏力)、呕吐、腹泻、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最常见的生化检查异常(≥25%):肌酐增加、红细胞均数体积升高、血红蛋白减低、淋巴细胞减少症、绝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为处理不良事件,比如贫血、恶心,乏力等,可考虑中断治疗或减量。患者应在既往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血液学毒性恢复之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恢复至≤CTCAE l 级),才开始本品治疗。建议在基线以及治疗的前12个月每月监测全血细胞计数,然后定期监测治疗期间任何临床显著变化。

6.如果需要减量,推荐剂量减至250mg/次,每天两次,即每天总剂量为 500mg。如果需要进一步减量,则推荐剂量减至200mg/次,每天两次,即每天总剂量为 400mg,必要时可根据临床情况,按医嘱用药。

7.不推荐本品与 CYP3A 强效或中效抑制剂联合使用,如果必须联合使用CYP3A强效或中效抑制剂,推荐将本品剂量减至100mg,每天两次,如果必须联合使用CYP3A中效抑制剂,推荐将本品剂量减至150mg,每天两次。

十五、仑伐替尼 Lenvatinib

制剂与规格:胶囊:4mg10mg

适应证:

1.与依维莫司联用治疗既往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失败或进展的晚期肾细胞癌。

2.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用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

1.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但目前尚未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考虑使用。

2.与依维莫司联合,其推荐剂量为18mg/次,每天一次,口服。而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时,其推荐剂量为20mg/次,每天一次,口服。需要根据病人耐受性进行仑伐替尼药物的剂量调整。

3.用药过程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0%)为腹泻、乏力、骨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高血压、蛋白尿等。必要时减量、暂停用药或永久停用。减量推荐:需按照 18mg→14mg→10mg→8mg的剂量减量。

4.严重肾功能损伤和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仑伐替尼的剂量应改为810mg/次,每天一次,口服。

5.仑伐替尼应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如果患者遗漏一次用药且无法在12小时内服用,无需补服,应按常规用药时间进行下一次服药。

十六、纳武利尤单抗 Nivolumab

制剂与规格:注射液:40mg4ml/瓶、100mg10ml/

适应证:本品联合伊匹木单抗适用于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MDC)评分为中高危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

1.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IMDC评分为中高危的晚期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基于CheckMate214 研究。该治疗方法已获得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推荐临床剂量是纳武利尤单抗 3mg/kg(每次持续至少 60 分钟)+伊匹木单抗 1mg/kg(每次持续至少 30分钟),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连续4次后,改为纳武利尤单抗 3mg/kg(每次持续至少 60分钟),每2周一次,静脉输注。但该适应证尚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考虑使用。

2.IMDC 评分内容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KPS 评分<80、一线治疗距诊断时间<1年、高钙血症。每项为1分。总分 0 分为低危人群,12分为中危人群,≥3分为高危人群。

3.因部分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可能会出现假性进展(治疗最初数月内肿瘤出现短暂性增大或出现新的小病灶,随后肿瘤缩小甚至消失),故只要观察到临床获益,应继续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如果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即使有疾病进展的初步证据,但基于总体临床获益的判断,可考虑继续应用本品治疗,直至证实疾病进展。

4.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暂停给药或永久停用。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

5.根据不良反应判断其与药物纳武利尤单抗及伊匹木单抗的相关性。如发生4级或复发性3级,虽然进行治疗调整但仍持续存在2级或3级不良反应,应充分分析引发该不良反应的可能的药物,可能需要永久停用双抗或纳武利尤单抗或伊匹木单抗。

6.老年患者数据有限,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数据有限。

7.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没有对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进行本品的相关研究。

8.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可引起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因为不良反应可能在免疫治疗期间或免疫治疗停止后的任何时间发生,应持续进行患者监测。

9.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暂停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或非糖皮质激素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与相关领域学科进行多学科诊疗。

10.在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不可重新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

十七、帕博利珠单抗 Pembrolizumab

制剂与规格:注射剂:100mg4ml/

适应证:

1.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适用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2.适用于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

1.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用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适应证是基于全球期 KEYNOTE-426 临床研究的结果。帕博利珠单抗通过固定剂量 200mg/次,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每次持续至少30分钟,阿昔替尼 5mg,每天两次,口服(部分患者进行了剂量滴定)。帕博利珠单抗用于不耐受铂类化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适应证是基于期单臂临床研究KEYNOTE-052的研究结果,该联合方案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但目前尚未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适应证是基于全球期临床研究KEYNOTE-045的研究结果,该治疗方案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但目前尚未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考虑使用。

2.对于既往靶向治疗失败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也可以考虑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二、三线治疗。

3.在使用本品之前应避免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本品的药效学活性及疗效。但在本品开始给药后,可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介导性不良反应。

4.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用,不建议增加或减少剂量。

5.根据不良反应判断其与药物的相关性。如发生4级或复发性3级,考虑与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虽然进行治疗调整但仍持续存在2级或3级不良反应,应永久停帕博利珠单抗。有关阿昔替尼的具体用法详见阿昔替尼部分的介绍。

6.老年患者(≥65岁)与<65岁的患者在安全性或有效性上未出现总体的差异,无需在这一人群中进行调整,轻中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数据有限。

7.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在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中进行本品的相关研究。

8.帕博利珠单抗可引起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因为不良反应可能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期间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停止后的任何时间发生,应持续进行患者监测。对于疑似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认病因或排除其他病因。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暂停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或非糖皮质激素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与相关领域学科进行多学科诊疗。

9.在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需要根据病情充分评估再考虑是否重新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注:  本资料源自医脉通网站,制定者:国家卫健委,出处: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2022.12.30。除少数表格不适合编辑未载入,基本上为全文转载,由于内容详实,篇幅很长,为便于发布及查阅,已按系统折分为7份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