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3-01-13 12:43:22)
标签:
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 |
《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
【摘要】
1
2
2.1
根据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征,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公布的第8版肺癌TNM分期将多部位肺癌分为4类:第二原发肺癌、肺内转移、多发磨玻璃结节、肺炎型肺癌。其中,第二原发肺癌与多发磨玻璃结节的各个病灶间无同源性,即多原发肺癌;而肺内转移的多个病灶被认为具有同一来源。
2.2
2.2.1
2.2.2
2.2.3
2.2.4
2.2.5
3
共识要点:
(1)综合组织病理评估病灶间组织学类型、主要组织学亚型、次要组织学亚型、细胞学和基质特征可区分多原发肺癌与肺内转移(2A)。
(2)病灶间无相同驱动基因突变时,可诊断为多原发肺癌;病灶间共享至少两个相同的驱动突变或具有相同的罕见突变,可诊断为肺内转移(2B)。
4
共识要点:
(3)对于多原发早期肺癌,术前应评估病灶位置、大小、数目,根据CT表现分清病灶和次要病灶,分期手术时优先手术处理主要病灶,兼顾次要病灶;同期手术时术中先处理次要病灶(2A)。
(4)病灶在同一肺叶内可选择肺叶切除、多处楔形或肺段切除;同侧肺不同肺叶或双侧肺叶病灶,在患者可以耐受手术的前提下,以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为主要原则,可采取分期手术的策略以降低手术风险,不推荐双侧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2A)。
5
5.1
5.2
5.3
5.4
共识要点:
(5)位于不同肺叶的多原发肺癌(排除转移性病灶)、病灶直径≤3cm、心肺功能差或合并其它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考虑接受热消融治疗(2A)。
(6)热消融的引导方式、消融路径的选择可根据医院条件、操作者经验优选,病灶位置较深时(内2/3肺野)优先选择ENB下热消融治疗(2B)。
(7)消融边缘应覆盖并尽可能超过病灶10mm范围,以达到完全消融病灶的目的(2B)。
6
共识要点:
(8)VATS联合ENB下热消融可用于治疗部分多原发早期肺癌,主病灶采取手术切除,次要病灶或新发病灶采取热消融治疗(2B)。
7
7.1
对于行手术切除的多原发肺癌患者,术后如无明显残余病灶,术后2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胸部CT,之后每年随访1次CT。
7.2
随访: 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胸部 CT,观察是否完全消融。此后,6个月复查1次CT,观察消融结节是否复发、是否出现新发结节。2 年后改为每年复查1次CT。
复发评估: 由于热消融后消融区的出现,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并不适用于消融结节的疗效评估。推荐使用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
共识要点:
(9)消融病灶应在消融后1个月、3 个月及其后每6个月复查胸部CT,监测消融后病灶动态变化,注意甄别复发与消融后炎性反应(2A)。
8
手术是多原发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保护患者肺功能。此外,手术切除主要病灶联合热消融治疗次要病灶的多原发肺癌新治疗模式(杂交手术)也在探索中。总的来说,本共识在充分查阅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专门探讨多原发肺癌的诊断、治疗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诊疗多原发早期肺癌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2年第1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