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直立倾斜试验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2-11-02 15:44:00)
标签:
直立倾斜试验规范应用 |
自2016年《直立倾斜试验标准操作流程中国专家推荐意见》发表以来,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律学会、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中国相继发布了新的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欧洲自主神经学会联盟(EFAS)发布了直立倾斜试验及其他心血管自主神经检查在短暂性意识丧失应用建议专家共识。这些指南和共识对直立倾斜试验的适应证、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等进行了更新,如已将直立倾斜试验的适应证从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拓展应用到直立性不耐受的诊断、心因性假性晕厥的鉴别诊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的评估、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倾斜训练治疗及脑外伤和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中。
当前,中国已在许多二级甲等和三级医院的晕厥单元(中心)开展了多学科联合的晕厥诊断与治疗,直立倾斜试验作为不明原因晕厥辅助诊断的重要工具,在各晕厥单元晕厥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直立倾斜试验是检查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疑似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位高血压、心因性假性晕厥、自主神经功能衰竭、不明原因的反复跌倒、癫痫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直立倾斜试验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造成人体循环血量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肢分布,引发人体的神经介导反射活动,进而诱导反射性晕厥的发生。
1.2
直立倾斜试验不能维持血压稳定的常见原因有:
2
直立倾斜试验的适应证包括:
3
3.1
抢救设备和药品:包括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吸痰器、氧气、常规抢救药品、静脉输液器和输液泵。
血压监测:
心电图监测:
倾斜床系统:
延伸设备:
3.2
患者准备:签署知情同意书,禁食4h,检查前按医生要求调整用药,避免饮用兴奋性饮料,了解检查程序和配合检查要求,检查前排空膀胱。
检查环境和安全:
晕厥患者的初始评估:
4
4.1
4.1.1
4.1.2
4.2
4.3
直立倾斜试验的终止指标包括:
4.4
(1)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心肌缺血和脑缺血:急诊转心内科或神经科重症病房处理。
(3)室性心律失常:
(4)含服硝酸甘油后头疼:
4.5
4.5.1
4.5.1.1
4.5.1.2
4.5.1.3
4.5.1.4
4.5.2
4.5.2.1
4.5.2.2
4.5.2.3
4.5.2.4
4.5.2.5
4.5.3
4.5.3.1
4.5.3.2
4.5.3.3
4.5.3.4
4.5.3.5
4.5.4
4.5.4.1
4.5.4.2
4.5.4.3
5
晕厥的初始评估包括:详细采集病史、见证者提供的信息及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头颅CT检查。
5.1
5.1.1
5.1.2
5.1.3
5.1.4
5.2
5.2.1
5.2.2
5.2.3
5.2.4
5.3
5.3.1
5.3.2
5.3.3
5.3.4
5.4
5.4.1
5.4.2
5.4.3
5.4.4
5.5
5.5.1
5.5.2
5.5.3
5.5.4
5.6
5.6.1
5.6.2
5.6.3
5.6.4
6
6.1
直立倾斜试验在揭示老年人晕厥常见原因如直立位低血压、颈动脉窦过敏、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导致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2
6.3
6.4
老年人中延迟型直立位低血压多见,建议倾斜时间45min。
6.5
6.6
7
7.1
7.2
7.2.1
7.2.2
7.3
7.3.1
7.3.2
7.3.3
7.3.4
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直立倾斜试验在神经系统损伤如脑血管疾病和脑损伤的运动康复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8.1
直立倾斜试验训练的适应证为:
8.2
9
9.1 直立倾斜试验筛选起搏器治疗患者
9.2 直立倾斜试验对于筛选起搏器治疗患者的价值
10
直立倾斜试验在晕厥患者疑似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直立位低血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诊断和心因性假性晕厥、自主神经功能衰竭、不明原因反复跌倒、癫痫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依据晕厥初始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对于提高直立倾斜试验诊断晕厥的价值、降低检查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主动站立试验、颈动脉窦按摩、心率变异、Valsalva试验、视频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测定和神经内分泌代谢等检查将极大程度地提高直立倾斜试验对于晕厥的鉴别诊断价值。直立倾斜试验对老年人晕厥的诊断阳性率为90%~100%,且安全性好。直立倾斜试验在自主神经病变直立位低血压的诊断、恶性和复发性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和直立位低血压的治疗训练、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心脏抑制型患者的起搏器治疗筛选和预测起搏器治疗有效性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正在进行中。直立倾斜试验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将助力于直立倾斜试验的临床规范应用和研究。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直立倾斜试验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循环杂志》2022年第10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