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9.《三代EGFR-TKI在EGFR突变NSCLC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要点

(2022-10-27 17:19:39)
标签:

三代egfr-tki

egfr突变nsclc治疗

《三代EGFR-TKIEGFR突变NSCLC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要点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6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人数约为82.8万,死亡病例人数约为65.7万,而2022年预计新发病例人数约为87万,死亡病例人数约为76[2]。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在中国NSCLC人群中,EGFR突变比例为28.2%,在肺腺癌中,该比例可达50.2%。一代/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EGFR经典突变(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或外显子21 L858R点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可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提升至9.2个月-14.7个月,显著优于化疗,但不可避免地出现疾病进展,其中以继发性EGFR T790M突变最为常见。三代EGFR-TKI可有效抑制EGFR T790M突变,已成为一代/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伴EGFR T790M突变患者的标准治疗;同时,由于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较一代EGFR-TKI显著延长中位PFS并带来总生存(OS)获益,也使其成为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除此之外,三代EGFR-TKIEGFR突变可手术NSCLC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NSCLC等患者中的探索和应用也日益广泛,但目前我国尚无针对三代EGFR-TKI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因此,有必要对三代EGFR-TKI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总结,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规范化的用药指导建议。

1  三代EGFR-TKI的研发背景和分子结构

  不同的三代EGF R-T K I在分子结构上并不相同,而这些分子结构的差异也决定了药物特性的差异。对三代EGFR-TKI分子结构的探讨,有助于理解其临床数据,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2  EGFR相关检测

   共识1 对于完全切除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NM)病理分期期-A期、术后复发、局部晚期或晚期肺腺癌、含有腺癌成分的NSCLC或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NSCC-NOS)患者,推荐常规开展EGFR突变检测;既往接受一代/二代EGFR-TK I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应再次开展基因检测以明确耐药机制(包含EGFR T790M突变)。(共识等级:1级)

3  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

共识2 对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患者,优先推荐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单药作为一线治疗。(排名不分先后,推荐级别相同;下同)(共识等级:1级)

4  EGFR T790M突变晚期NSCLC的二线/后线治疗

共识3 对于一代/二代EGFR-TK I治疗后存在EGFRT790M突变晚期NSCLC患者,推荐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单药作为二线/后线治疗。(共识等级:1级)

5  可手术EGFR经典突变NSCLC围手术期治疗

共识4 对于完全切除TNM病理分期为期-AEGFR经典突变NSCLC患者辅助化疗后,推荐三代EGFRTKI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目前奥希替尼已获批该适应证)。(共识等级:2A级)

6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NSCLC的治疗

共识5 对于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晚期NSCLC患者标准化疗后,可选择伏美替尼治疗。(共识等级:2A级)

7  EGFR经典突变NSCLC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治疗

共识6 对于EGFR经典突变NSCLC伴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靶向药物优先选择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共识等级:1级)

8  三代EGFR-TKI的联合治疗

共识7 除临床研究外,不常规推荐三代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以及一代/二代EGFR-TKI耐药后患者的二线/后线治疗;不常规推荐三代EGFR-TK I联合化疗用于一代/二代EGFR-TKI耐药后患者的二线/后线治疗。(共识等级:2B

9  三代EGFR-TKI的不良反应及管理

共识8不同三代EGFR-TK I不良反应谱总体相似,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毒性等,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共识等级:1级)

共识9 对于某种三代EGFR-TKI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的患者,可换用另一种三代EGFR-TKI(共识等级:3级)

10  三代EGFR-TKI的耐药机制及耐药后治疗探索

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已逐渐明确,一些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已被用于临床实践,或处于进一步开发中。针对不同的耐药机制而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将推动接受三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

11  总结与展望

NSCLC的治疗已步入精准治疗时代,以EGFR-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的问世,彻底改变了既往NSCLC的治疗模式。三代EGFR-TKI的开发,通过引入嘧啶母环和丙烯酰胺结构,成功克服了一代/二代EGFR-TKI应用后出现的EGFR T790M耐药突变。不同三代EGFR-TKI的研发思路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对侧链的改造方面,但都是希望能够通过相关的分子结构优化以提高药物的亲和力、有效性,减少药物的脱靶效应和不良反应。目前在中国批准上市的三种三代EGFR-TKIEGFR突变晚期NSCLC中,均获得了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和EGFR T790M突变晚期NSCLC二线/后线治疗的适应证,因此,三代EGFRTKI单药治疗在EGFR突变晚期NSCLC中地位举足轻重,但对特定人群(如ctDNA未清除、合并共突变等)是否需要进行联合治疗以及最佳的联合治疗模式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目前三代EGFR-TKI的应用和探索已从晚期患者拓展至围手术期患者,三代EGFR-TK I术后辅助治疗的地位明确,新辅助治疗的最佳治疗模式和获益人群正在探索当中。近年来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成为研发的热门靶点之一,不同三代EGFR-TKI的疗效和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差异较大,可能是由于各个药物研发思路的不同带来的结果,期待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更高的临床试验结果公布,支持三代EGFR-TKI在这部分人群的应用。对于EGFR突变合并脑转移NSCLC人群,三代EGFR-TKI显示出更好的有效性,未来的探索方向倾向于三代EGFR-TKI加量或者联合治疗等模式。三代EGFR-TKI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不同的三代EGFR-TKI不良反应数据存在差异,且患者具有个体差异,选择药物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三代EGFR-TKIEGFR突变NSCLC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肺癌杂志》2022年第9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1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