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3.《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要点

(2022-09-30 15:02:13)
标签: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要点

 

50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根据20152017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2%,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医学营养治疗MNT)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都必不可少的措施。

GRADE推荐强度分级:

强推荐: 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弱推荐: 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

第一章  医学营养治疗概述

MNT是根据患者的医学状况、生活方式和个人因素制定的个体化营养处方,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营养评估、诊断、干预以及持续监测以支持长期的生活方式改变,并根据需要修改干预措施。MNT 通过调整营养素结构,有利于血糖控制、改善胰岛素分泌、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并预防营养不良发生。MNT的目标是在保证患者正常生活和儿童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从而延缓并减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第二章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流程

糖尿病的MNT流程见图1

第三章  医学营养治疗中营养相关要素

对糖尿病的影响MNT的实施重点是调整能量及营养素的供给,本指南中针对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相关要素对糖尿病的影响进行叙述。

一、 能量

问题1: 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能量范围是多少?

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能满足不同情况下营养需求的目标B强推荐)

问题2: 低热量饮食/极低热量饮食是否有助于T2DM患者的血糖管理?

1.  短期内(<1年)LCD有助于超重/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血糖管理A,强推荐)

2.  VLCD 短期内有助于改善 T2DM 患者的FBGHbA1c、胰岛素抵抗、体重等指标C,弱推荐),但可能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不推荐长期接受VLCDC,强推荐)

问题3: 间歇性能量限制/持续性能量限制对T2DM患者糖脂代谢和体重有何影响?

IER/CER均有利于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和体重管理,IERCER在体重管理上更有优势B,弱推荐)

二、碳水化合物

问题4: 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对于控制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并发症危险因素有何影响?

糖尿病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宜为45%60%B,强推荐)。限碳水化合物饮食,在短期(1年内)有利于T2DM 患者的血糖控制,可轻微改善TGHDL-C水平,未发现长期获益B,弱推荐)。不推荐1型糖尿病患者选择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C,强推荐)

问题5: 不同食物来源的碳水化合物对于控制血糖、胰岛素水平和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有无影响?

全谷物碳水化合物替换部分精制谷物有利于血糖、TG和体重的控制B,强推荐)

问题6: 膳食纤维(非补充剂或额外添加)的含量和来源对于控制血糖及并发症有何影响?

高膳食纤维饮食(2536g/d1214g/1000kcal),特别是保证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1020g/d),有助于控制T1DMT2DM患者的血糖,降低全因死亡率B,强推荐)

问题7: 特定碳水化合物(蔗糖、果糖)对于控制血糖、胰岛素水平等有何影响?

不推荐患者常规添加蔗糖。等能量替换/增加膳食中部分碳水化合物为蔗糖(3050g)并不影响血糖控制或胰岛素敏感性C,弱推荐)。等能量替换碳水化合物为高剂量添加性果糖>50g,有增加TG的风险C,弱推荐)

三、脂肪

问题8T2DM 患者每日膳食总脂肪及各类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是多少?

推荐每日膳食总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35%。强调脂肪的质量重于比例,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建议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2%,反式脂肪酸不超过2%,适当增加多不饱和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取代部分饱和脂肪酸B,强推荐)

问题9: 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限制胆固醇摄入?

T2DM患者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mg/dB,弱推荐)

问题10: 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T2DM是否有利?

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T2DM患者的TG 水平,但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尚不明确B,强推荐)

四、蛋白质

问题11:  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占总摄入能量的比例是多少?增加蛋白质摄入是否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

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宜占总能量的15%20%B,强推荐)。短期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改善超重和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脂和血糖B,弱推荐)

问题12: 乳清蛋白、大豆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重有何影响?

乳清蛋白有助于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保持肌肉含量,并在短期内更有助于控制体重(D,弱推荐),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相比于动物蛋白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D,弱推荐)

五、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问题13: 补充维生素E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何影响?

维生素E补充对Hp2-2基因型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有益,但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有待研究D,弱推荐)

问题14: 补充叶酸对糖尿病患者有何影响?

补充叶酸可能有利于血糖稳态,降低胰岛素抵抗C,弱推荐)

问题15: 糖尿病前期人群及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何影响?

尚无证据表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补充维生素D有延缓糖尿病发生或降低血糖的作用C,弱推荐)。在特定情况下,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可轻度降低血糖,但不建议以降糖为目的常规补充维生素DB,强推荐)

问题16: 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联合补充对T2DM患者有何影响?

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联合补充可能对T2DM 合并肥胖者的血糖、血脂代谢有益,其有效性仍待进一步研究C,弱推荐)

问题17: 补充铬是否对糖尿病有益?

铬缺乏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但尚无一致性证据表明常规补充铬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有益C,弱推荐)

六、甜味剂

问题18: 营养性甜味剂对控制血糖、胰岛素等有何影响?

成人T2DM患者短期摄入小剂量果糖甜味剂或阿洛酮糖并不升高餐后血糖D,弱推荐)。在血糖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中,以木糖醇替代葡萄糖对餐后2h血糖无显著影响C,弱推荐)

问题19: 非营养性甜味剂对控制血糖、胰岛素及体重有何影响?

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精等非营养性甜味剂对 T2DM 患者的 FBGHbA1cBMI无显著影响B,弱推荐)

问题20: 酒精及酒精饮料对血糖控制有何影响?

酒精对T2DM患者血糖控制无益,但饮酒会增加T1DM患者低血糖风险,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酒B,强推荐)

七、植物化学物

问题21: 植物化学物多酚对于 T2DM 患者调节血糖有何影响?

植物化学物多酚可能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有益D,弱推荐),原花青素可能对血糖控制有益B,弱推荐)

问题22: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及并发症有何影响?

大豆异黄酮对男性 T2DM 患者的血糖及血脂可能有益,大豆摄入量与T2DM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D,弱推荐)

第四章  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一个地区居民长期形成的食物种类、数量、比例的组合。近年来,有多项证据表明地中海饮食、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饮食等膳食结构对糖尿病长期防治有益。素食仅是某些人群的膳食习惯和生活态度,与各类膳食结构相比,并没有更多证据证明其防治糖尿病的益处,且纯素食者具有营养缺乏的风险,并不常规推荐使用素食来防治糖尿病。

问题23: 地中海饮食是否可以预防T2DM 的发生,能否改善血糖、血脂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降低T2DM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控制T2DM患者血糖有利于提高HDL-C、降低LDL-CTG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A,强推荐)

问题24: 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饮食是否可以预防T2DM发生?能否改善T2DM的血糖和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DASH饮食可降低T2DM 的发病风险,降低T2DM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但对FBG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无显著改善B,弱推荐)

第五章  益生菌及益生元

肠道菌群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益生菌、益生元或合生元等物质对肠道菌群进行靶向性调节,已用于糖尿病的临床干预研究。益生菌是指以适当剂量服用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体微生物制剂;益生元是一类人体自身难以消化吸收、但可以被某些肠道细菌发酵的膳食成分,主要包括寡果糖、低聚半乳糖、乳果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等;合生元则是将益生菌与对其生长有协同效应的特定益生元底物混合而成的制剂。

问题25: 补充益生菌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有何影响?

补充特定益生菌可能改善 T2DM 患者的血糖控制B,弱推荐)

问题26: 补充益生元能否帮助T2DM患者改善血糖控制?

补充特定益生元可以帮助 T2DM 患者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炎症指标C,弱推荐)

问题27: 补充合生元是否有利于 T2DM 患者改善血糖?

T2DM患者可以补充特定合生元改善血糖,且与益生菌相比,补充合生元可能获得更好的代谢改善效果C,弱推荐)

问题28: 补充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对 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何影响?

T1DM 患者中使用益生菌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尚不明确,但特定的合生元或益生元可能改善儿童的血糖控制D,弱推荐)

第六章  糖尿病营养教育与管理

营养教育在糖尿病一、二、三级预防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延缓糖尿病发生、改善并发症。

问题29: 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否有影响?

糖尿病教育指导的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改善糖耐量,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或延迟发病时间,并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A,强推荐)。

问题30: 糖尿病营养教育及运动指导对糖尿病患者体重及血糖控制是否产生影响?

糖尿病营养教育、饮食和运动的综合管理,可使体重降低、腰围减少、HbA1c及血糖水平下降,还可增加营养知识和提高饮食质量,能在血脂、血压等多方面获益B,强推荐)

一、 升糖指数及血糖负荷

问题31: 低升糖指数/血糖负荷饮食是否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GI/GL饮食显著增加健康人群患T2DM的风险。低GI/GL饮食在控制 FBGPBGHbA1c方面比高GI/GL饮食更有效,同时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A,强推荐)

问题32: 低升糖指数/血糖负荷饮食是否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控制?

GI饮食对糖尿病并发症控制可能有益C,弱推荐)

二、食物交换份

问题33: 食物交换份法是否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食物交换份法操作简单,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总能量和血糖水平C,强推荐)

问题34: 相较于传统食物交换份法,基于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是否利于血糖控制?

相较于传统食物交换份法,结合低GL食物交换份法的MNT更有利于血糖控制,有助于改善体重、BMI和血脂代谢B,弱推荐)

三、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问题35: 对于 T1DM 患者采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能否有助于血糖控制?

对于T1DM的儿童及成人,基于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的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C,强推荐)

问题36: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对于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否有帮助?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可有效降低 T2DM 患者的血糖水平B,弱推荐)

第七章  糖尿病特殊人群

一、儿童青少年糖尿病

问题37: 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中不同的饮食模式对血糖及代谢有何影响?

基于平衡膳食原则的低GI、高膳食纤维的灵活饮食模式,同时强调规律进餐,有助于T1DM患者的血糖管理B,强推荐)。不推荐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采用高脂肪饮食(脂肪供能比>35%),适度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的平衡膳食可改善血脂和血糖B,强推荐)

问题38: 蛋白质摄入对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的代谢和胰岛素治疗有何影响?

不推荐在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中采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蛋白质供能比≥25%B,强推荐)

问题39: 维生素D对于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有何影响?

维生素D治疗有助于改善合并维生素D缺乏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常规监测维生素D水平并及时补充C,强推荐)

问题40: 营养减重干预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儿童青少年T1DMT2DM患者的血糖有何影响?

超重和肥胖的儿童青少年T1DMT2DM患者需要通过营养减重干预改善肥胖和血糖水平C,强推荐)

超重和肥胖的儿童青少年T1DMT2DM患者需要通过营养减重干预改善肥胖和血糖水平C,强推荐)

二、妊娠期糖尿病

问题41: 孕期补充叶酸是否有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孕前和妊娠早期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日额外补充400μg0.4毫克)叶酸,有利于降低GDM的风险,但如果叶酸补充超过800μg还可能增加GDM风险B,弱推荐)

问题42: 孕期摄入植物蛋白是否有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孕期饮食应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及种类,增加豆类、坚果等植物蛋白有利于降低GDM风险B,强推荐)

问题43: 低升糖指数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有何影响?

GI饮食有助于GDM的血糖控制C,弱推荐)

问题44: 糖尿病特定营养制剂能否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结局?

糖尿病特定营养制剂有助于改善GDM患者血糖水平及围产期结局,并降低发生低血糖及能量摄入不足的风险C,弱推荐)

问题45: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补充膳食纤维?

GDM患者在妊娠期间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结局B,强推荐)

问题46: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补充微量营养素?

GDM患者应维持良好的微量营养素摄入,必要时补充适合孕期的微量营养素复合制剂C,弱推荐)

    三、老年糖尿病

  问题47: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摄入多少能量为宜?

老年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能量摄入为每日2530kcal/kg,对于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能量的摄入量需提高B,强推荐)

问题48: 增加蛋白质摄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何影响?

足量蛋白质摄入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虚弱状态,预防肌肉减少症发生B,强推荐)

问题49: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维持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尤其增加维生素D及钙的充足摄入C,强推荐)

四、糖尿病前期

问题50: 在糖尿病前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是否有助于延缓T2DM发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在糖尿病前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延缓T2DM的发病,降低心血管事件、微血管并发症以及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A,强推荐)

问题51: 对于超重/肥胖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减重是否可以减少T2DM发生?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体重减轻7%10%以减少T2DM发生B,强推荐)

问题52: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精准营养治疗是否有利于血糖管理及预防T2DM发生?

结合个体生物学数据(如微生物组、基因组和代谢组)、生活方式因素(如睡眠和锻炼)信息等的个性化饮食有助于糖尿病前期、肥胖等T2DM患者及高危人群的PBG控制B,弱推荐)

第八章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与医学营养治疗

一、 代谢手术与营养

问题53T2DM患者行代谢术后是否需要补充蛋白质?

推荐T2DM患者根据代谢手术营养管理指南进行蛋白质补充,术后蛋白质摄入量应满足60120g/dC,弱推荐)

  问题54T2DM患者代谢术后是否需要补充铁?

  推荐T2DM 患者代谢术后(尤其是女性、RYGB 术后)定期监测铁代谢指标,一旦出现铁缺乏应及时予以补充。补充可采用硫酸亚铁、富马酸铁或葡萄糖酸铁辅以维生素C,口服剂量为150200mg/dB,强推荐)

问题55T2DM患者代谢术后是否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推荐T2DM患者术后定期监测维生素D水平,每日预防性口服钙剂1 2001 500mg和维生素D制剂3 000UC,强推荐)

问题56T2DM患者代谢术后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B

推荐T2DM患者代谢术后常规监测维生素B12水平,对于出现维生素 B12缺乏的患者推荐口服甲基维生素 B121 000μg/d)至水平达标。对于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状的患者,推荐口服补充维生素 B1 100mg 2/d3/d 至症状消失C,强推荐)

问题57T2DM患者代谢术后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A

推荐 T2DM 患者代谢术后监测维生素 A 水平,对于维生素 A 缺乏者补充 5 00010 000 U/dC,弱推荐)

问题58T2DM患者如何预防代谢术后低血糖?

对于出现代谢术后低血糖的T2DM患者,建议采用高纤维素、低GI膳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膳食C,弱推荐)

问题59: 如何通过围术期营养管理促进T2DM患者的代谢手术效果?

围术期血糖监测、药物与饮食调节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手术预后B,强推荐)

问题60T2DM患者代谢术后应如何进行长期营养管理?

T2DM患者代谢术后须由专业的营养团队对其进行长期营养指导,包括制定饮食计划、进行运动指导、协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及生活作息规律B,强推荐),T2DM患者减重术后应以高纤维含量的谷物和水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增加新鲜蔬菜摄入,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C,弱推荐)

问题61: 对于代谢术后糖尿病缓解效果不佳者,应如何进行营养管理?

MNT联合药物治疗可帮助控制血糖,对于顽固性高血糖或代谢疾病复发者,可考虑行修正手术,但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C,弱推荐)

二、创伤及围术期血糖控制

问题62: 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应选择何种营养支持方式?

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宜首选肠内营养B,强推荐)

问题63: 应激性高血糖可以使用糖尿病特定肠内营养制剂吗?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宜使用糖尿病特定肠内营养制剂B,强推荐)

问题64: 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时血糖目标应该控制在何种范围?

危重症患者血糖达到 10.0mmol/L时建议开始进行胰岛素治疗,其目标为控制血糖在 7.810.0mmol/L。应定期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风险(需要干预的低血糖水平为<3.9mmol/LA,强推荐)

三、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问题65: 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高于非糖尿病住院患者吗?

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应常规进行营养筛查与评估B,强推荐)

问题66: 糖尿病特定肠内营养制剂对血糖的影响优于全营养型标准配方制剂吗?

糖尿病EN配方制剂对胰岛素需要量、FBGHbA1c的影响优于标准配方制剂B,强推荐)

问题67: 糖尿病实施特定肠内营养治疗是否有卫生经济学改善?

规范应用糖尿病特定 EN 配方可减少医疗资源耗费B,强推荐)

四、糖尿病肾脏病及透析期

问题68: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如何预防营养不良?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在进行低蛋白质饮食时,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建议可通过摄入充足能量来预防营养不良C,弱推荐)。对于已存在营养不良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越低,其死亡风险越高,并不建议执行低蛋白饮食C,弱推荐)。行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常比非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能量摄入低,应谨慎使用限制性方案D,弱推荐)

问题69: 合并营养不良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应该如何改善营养状况?

合并营养不良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应优先选择口服营养补充,肾病适用型营养补充剂在改善营养不良的同时,能避免增加磷酸盐结合剂使用及电解质紊乱C,弱推荐)

问题70: 合并高磷血症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如何改善血磷状况?

对于合并高磷血症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调整饮食无效后可选择适宜的磷结合剂以控制高血磷水平B,弱推荐)

问题71: 糖尿病肾脏病需要常规补充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吗?

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糖尿病肾脏病,口服补充维生素D3对改善血清维生素D状态和血脂异常有益C,弱推荐)。对于能否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的蛋白尿和肾功能尚无统一结论,不推荐常规使用C,弱推荐)

五、糖尿病并发脂代谢紊乱

问题72: 膳食脂肪酸来源对 T2DM 患者脂代谢有何影响?

降低膳食饱和脂肪有利于降低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反式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尚不支持糖尿病患者常规使用ω-3膳食补充剂改善血脂紊乱C,强推荐)

问题73: 膳食来源的胆固醇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对于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胆固醇摄入量C,强推荐)

六、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

问题74: 补充维生素B12衍生物(甲基钴胺素)是否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改善作用?

维生素B12的衍生物(甲钴胺)可改善糖尿病自发性肢体疼痛、麻木、神经反射及传导障碍,并且甲钴胺联

α-硫辛酸较单纯甲钴胺治疗的效果更显著C,弱推荐)

问题75α-硫辛酸是否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改善作用?

α-硫辛酸可能改善神经感觉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电生理改变,减轻及延缓神经损害的发展,并且口服补充与注射剂型的临床疗效相当C,弱推荐)

问题76:补充维生素D是否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改善作用?

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可能有利于改善T2DM 患者神经病变症状,改善生活质量D,弱推荐)

七、糖尿病足

问题77: 补充精氨酸等药理作用的氨基酸是否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有影响?

补充精氨酸等药理作用的氨基酸可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C,弱推荐)

问题78: 补充维生素D是否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有影响?

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可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C,弱推荐)

问题79: 补充锌是否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有影响?

补充锌可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D,弱推荐)

问题 80:补充镁是否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有影响?

补充镁可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D,弱推荐)

第九章  药物治疗与营养

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与GLP-1受体结合,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而发挥降低血糖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的效应。

问题81GLP-1受体激动剂是否有助于合并肥胖/超重的T2DM患者减重?

GLP-1受体激动剂可促进合并肥胖/超重的T2DM患者体重下降A,强推荐)

问题82GLP-1受体激动剂影响机体的肌肉状况吗?

GLP-1受体激动剂结合能量限制及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和去脂体重减少,但其单独影响肌肉的效应尚无定论B,弱推荐)

    问题83SGLT2i可以降低体重吗?

SGLT2i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发生体重下降以及以体脂肪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体成分变化B,强推荐)

问题84SGLT2i会影响机体的骨代谢吗?

SGLT2i对机体的骨代谢影响尚无定论,卡格列净、达格列净可能促进骨密度减低、骨量丢失,钙、磷、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尚需要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C,弱推荐)

问题85: 应用SGLT2i的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特殊的膳食管理?

SGLT2可促进葡萄糖经肾脏排泄从而反馈性减少胰岛素产生并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趋于促进糖异生及酮体生成。建议避免极低能量摄入,并维持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低于每日膳食能量的40%,以免诱发正常血糖型或高血糖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弱推荐)

问题86: 二甲双胍是否会引起维生素B12缺乏?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超过2年)或剂量超过1500mg/d 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维生素B12筛查,监测和预防维生素B12缺乏A,强推荐)

综上所述,MNT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和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应该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全过程。由营养医师或其他专职卫生专业人员执行 MNT可减轻糖尿病体重、改善血糖控制、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发生、减少药物用量,并可以降低直接医疗成本、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延缓发生T2DM,甚至缓解T2DM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年第9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2.9.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