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2)要点
(2022-03-31 20:20:32)
标签:
强化血压控制 |
《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2)要点
高血压是最为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积极预防与治疗高血压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重要措施。近20年以来,多数国内外指南性文件将血压<140/90mmHg推荐为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对于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病高危患者,部分指南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对于老年患者,多数指南性文件推荐了更为宽松的目标值,即血压<150/90mmHg。国内外指南性文件的制定均依赖于当时所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也是如此。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收缩压干预试验以及2021年老年高血压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研究以及国际降压治疗试验协作组(BPLTTC)最新荟萃分析结果发表之后,已有更多研究提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下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有助于更为显著地减少高血压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此专家建议。
1
由上可见,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与相关疾病指南对于血压控制展现了更为积极的态度,所建议的降压治疗目标值呈现出更低、更严的趋势。
2
2.1
2.2
2.3
3
综观近年来关于强化降压与临床结局的相关研究证据,笔者认为,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采取更为积极、更为严格的管理策略,无论年龄如何、无论是否合并心血管病。
4
4.1
4.2
4.3 高血压伴其他疾病
5
(1)高血压是ASCVD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控制血压有助于显著降低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
(2)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应将血压<130/80mmHg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无心血管合并症,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史、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的控制目标;
(3)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采取分步达标的策略: 首先将其血压降至<140~150mmHg,若耐受良好,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4)对于高龄且一般健康状况较差、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衰弱以及预期寿命有限的高血压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
(5)为改善老年高血压、特别是年龄>80岁高龄患者对降压治疗的耐受性,初始治疗应从低强度起步,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与种类。治疗过程中需加强不良反应与耐受性监测,必要时降低治疗强度。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2)编写〕
(本建议刊登于《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年第2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