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海经》记载的“林氏国”

(2025-08-15 17:38:31)
标签:

转载

《山海经》节选

 (晋)郭璞

[转载]《山海经》记载的“林氏国”
《山海经》卷十二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於身,名曰骊吾,乘之日行千里。(《六韬》云:纣囚文王,闳夭之徒诣林氏国,求得此兽,献之,纣大说,乃释之。《周书》曰:夹林酋耳,酋耳若虎,尾参於身,食虎豹。《大传》谓之侄兽。吾宜作虞也。)

 

        按:录自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晋)郭璞《山海经》卷十二。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晋元帝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阻敦谋反,被杀,后追赠弘农太守,宋徽宗时被追封为闻喜伯[2]  ,元顺帝时被追封为灵应侯[3]  。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长于赋文,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海经》部分大量记述了当时的一些区域的社会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科技成果等。

        《山海经》 记载“林氏国”如为真实,无疑是较早林氏的记载。《六韬》云:“纣囚文王,闳夭之徒诣林氏国”,说明“林氏国”在商纣王之前就存在,或早于比干。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六韬》,其内容虽然不全,基本可以断定《六韬》的成书年代,上限不早于周显王时,下限不晚于秦末汉初。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

                                                    本文受启于林氏学术群、林野《林氏和史籍》的讨论,注释资料源自百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