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字源流及内容【善】

标签:
文化教育 |
“羊”文。
《文典》:象正面羊头及两角两耳之形。《说文》:“羊,祥也。”按甲骨文实以羊头代表羊。释义:一、牲畜名。二、人名。
《字典》:羊(yáng)<名>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新华大字典》:羊(yáng)【文字源流】羊是象形字,像有突出双角的羊头形状,羊在古文字中又表示吉祥,通“祥”。
《百度百科》:羊 yáng羊字族本字。羊是一种本性驯顺的动物,自出生起,便知“跪乳”。我们可以模仿《三字经》说“羊初生,知跪乳。”《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其中的“善”字从羊,这表示古代统治者冀望人性如羊,便于管理。……。本义:本性驯顺、易于管理的集群动物。
“羊”文在《文典》有四个图形、
、
等。
文是“丨”文的上面分叉形成两个折回形状,在“丨”的中部向两侧引出两划仍旧是强调向前、向上,此文是指向前无力,或指退缩。即指软弱、懦弱。从形意结合的内容上看具有动物羊的特征,所以可看作“羊”字的源头,但不能看成“像有突出双角的羊头形状”,更不能看作是“羊”字。其主要内容是指温顺、软弱、懦弱等。
“羊”字是指遇到情况就往后退。这是“羊”字成为牲畜名的理据。
下面以“善”字为例说解。
“善”字在《文典》有三十二个图形、
、
、
、
、
等。《解字》:上從
羊,下
,
或简化
、
等形。郭沫若隸定为
。謂爲瞿之古文。今按诸说可商。此字实际《说文》之
字,
之篆文作
或
。所從之
、
,當由
、
譌变而来。
即膳食之膳之初文,蓋殷人以羊为美味,故
有吉美之義。释义:一、祭名。二、
日,记时名词,...。三、義不明。
《字典》:善(shàn)〈形〉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新华大字典》:善(shàn)【文字源流】善在古文字中是会意字。在金文中,这个字由表吉祥义的羊和誩组成,合起来表示吉利话、吉祥的言辞。善的基本义是美好,特指人的言行、品德符合道德规范。......。
书是否是“羊”书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书是由“羊”“
《字典》:
书不是“竞”字,“誩”字不能理解是争论的意思,是指互相鼓励。
“善”字是指一个软弱的人改变态度以后所说出的话。即指应诺。对,好。对于一个有困难的人给予承诺或答应帮助,这就是善。
所以“善”字外延出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等内容。
和善不能理解同义,此处《说文》内容有被后世改写之嫌。在秦汉以前,我国的所有古代文献都应该是篆书,从传承的角度改写成楷书文本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今天如何来解读这些古代文献。当今不是也把所有的古代文献都改写成所谓的“简化字”文本,然后《字典》再把那些所谓的“繁体字”用“同”字加以说明吗?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清楚,简化字不仅没有使教学省事,反而增加了备课的难度。“简化字运动”的后果造成了我国古代文献在解读方面无章可循,造成了学界偏离了学术研讨的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