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餐”字,重点是“食”字。
《字典》:餐(飱、湌)(cān)<动>形声。从食(cán)声。本义:吃。
《新华大字典》:餐(飡、湌)(cān)【文字源流】餐是形声字,食为形, http://s15/mw690/0067R3Rfzy74BSymHvg2e&690(cán)为声。本义是指定时的熟食,后来也指饭食。餐从元代起也可作量词,表示餐饮的顿数、次数。
《说文解字注》:“http://s1/mw690/0067R3Rfzy74HVAFJsY50&690吞也。”
“餐”书http://s8/mw690/0067R3Rfzy74I5VUtTN27&690。
“餐”字是由 http://s15/mw690/0067R3Rfzy74BSymHvg2e&690“食”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食”文http://s14/mw690/0067R3Rfzy74I6iA40Z8d&690。
《文典》:象簋上有盖之形,乃日用饔飧之具,以盛食物。故引申为凡食之称。《说文》:食,亼米也,从皀,亼聲。或說亼皀也。釋義:一、食也。二、大食、小食、記時名詞。......。
《字典》:食(shí)<名>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食。
饣 飠(shí) 同“食”。用作偏旁。
《新华大字典》:食(shí)【文字源流】食字在甲骨文中是盛满食物的容器的样子,上部是容器的盖子,下部是放满东西的器皿。食在篆文中是会意字,由亼(jí)和皀(xiānɡ)两部分组成,亼表示聚集义,皀表示谷物的香味,一说食是形声字,皀为形,亼为声。食的本义指吃饭,进餐,引申指食物。......。
《百度百科》:食、会意。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本义:粮。
“食”文在《文典》有十三个不一致的图形http://s16/mw690/0067R3Rfzy74L7nHMLl2f&690等,这些图形相差如此之大都看成了“食”字,给人的感觉就是蒙。《字典》解释:从饣皂。《新华大字典》解释“由亼(jí)和皀(xiānɡ)两部分组成”。“皂”和“皀”这是两个字。《字典》“皀”字读(jí)(bī),《新华大字典》“皀”字读(xiānɡ), 随时随地就可以冒出来一个声来,而奇怪的是并没有收录此字。这就是中文大量形声字和多音字的来历。
《文典》有四个图形http://s1/mw690/0067R3Rfzy74LmTFCuY40&690,说是“皀”字的甲骨文。
http://s2/mw690/0067R3Rfzy74LmSx6Dv01&690二文联合组成的复合文。
“亼”文表示集合。
http://s8/mw690/0067R3Rfzy74LnmXyx9f7&690“土”二文组成的复合文。
http://s16/mw690/0067R3Rfzy74LneIVI3ef&690文是指明白、清楚。(下文我们将讨论“白”“百”二字)
http://s8/mw690/0067R3Rfzy74LnmXyx9f7&690文是指物质固定、静止的行为。
http://s2/mw690/0067R3Rfzy74LmSx6Dv01&690文表示明白了就要记住。
http://s10/mw690/0067R3Rfzy74I7fqjUJ49&690文表示集中头脑中的智慧人就会明白许多道理。
http://s9/mw690/0067R3Rfzy74L76yib628&690文增加了两个点,是强调事物会变化的。是指人要集中精力去弄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要用智慧变通的去理解和认识事物的变化。
“食”书http://s14/mw690/0067R3Rfzy74I7jR96t5d&690。
“食”字是由“人”“良”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良”文http://s5/mw690/0067R3Rfzy74I7lN6Ree4&690。
《文典》:象穴居之两侧有孔或台阶上出之形,当为廊之本字。……。良为穴居四周之巖廊,也是穴居最高处,故从良之字,有明朗高爽之義。……。释义:一、人名。二、地名。
《字典》:良(liáng)〈形〉形声。本义:善良。
《新华大字典》:良(liáng)【文字源流】良字在甲骨文中像屋有廊庑之形,其本义指回廊、走廊。良的基本义是善良、贤良,也表示美好、良好。......。
《说文解字注》:“http://s1/mw690/0067R3Rfzy74MHsspJme0&690篆文从言。”
《文典》有七个图形http://s7/mw690/0067R3Rfzy74I7pmdcW56&690文可视为“良”字的源头。是指从哪里来的还要回到哪里去。
《字典》解释“本义:善良”显然来自《说文》,这是文、字不分,字、词不分的结果。《新华大字典》解释“甲骨文中像屋有廊庑之形”,不知是指哪个图形,不管是指哪个图形,既然本义是回廊、走廊,那么又如何能与“良”字套上关系。
“良”书http://s3/mw690/0067R3Rfzy74I7xKb1U62&690。
“良”字是由“、”“艮”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
“艮”字是指人的脑袋里装满了如何能延续生命的事,是指人如何来面对死亡。《易经》六十四经中有《艮》,本文将在《艮经》说解。
“良”字是用“、”强调人要正确面对死亡。
所以“良”字外延出良好、美好、优秀等内容。
“食”字是在“良”字的基础上继续强调集中。是指人在精神上需求是延续生命。这是强调精神食粮方面的内容,当然,延续生命自然也离不开吃。“食”字来自篆文,本义不是指吃饭,进餐。
如:“食古不化”
“食言而肥”“自食其果”等内容都不是指“吃”和“粮”的意思。所以“食”字才外延出供养、祭品和享受、采纳等内容。但“食”字作为独体字,其内容会随着时间逐渐加以规范,概念逐渐加以清晰。所以后世“食”字多与吃的内容有关。“食”字用在吃上的内容要比“吃”字要早,“吃”字是楷书出现的新字。将“http://s2/mw690/0067R3Rfzy74OwXxiP7d1&690”书也不是吃东西的内容。有了“吃”字以后,“食”字吃的内容逐渐被“吃”字所取代。
饣 飠二字都是部首,没有成为独体字。如:http://s7/mw690/0067R3Rfzy74LSelbGCb6&690。
飠字部首是用“、”强调理解和认识的事物都要记住。
饣字部首是由“冖”“
http://s1/mw690/0067R3Rfzy74O8BzAn6e0&690”二构件组成的复合字。此构件将在“冖”字部首中说解,后文也有“饮”字解读。总之,
饣 、飠是不同的两个部首。
“餐”书表示天黑了还在不停的干活,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从《说文》“吞也”理解,是指人饿了,要吃饭。作为现代人的说法是指吃夜宵。
《字典》将飱、湌二字看成与“餐”字同,《新华大字典》将飡、湌二字视为同义,那么简化字运动中为什么不用笔画少的“飡”字?反而选择了笔画最多的“餐”字?作为字典不能保持统一,那还能成为工具吗?专家一定知道飱、湌、飡三字的出处,否则,将三字看成“同”,又不做任何解释,那么就是在字典里滥竽充数,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严重破坏了中文系统的完整性。
“餐”字是指人饿以后的吃饭 。定时的饭食。
下面对“夕”“歹”“歺”三字做一总结。 “夕”字作为部首多与夜晚有关,来自半夜的内容。“歺”字作为构件多与夜晚工作有关,来自上半夜的内容。“歹”字作为部首多与夜晚邪恶,混乱或不吉利的事有关,是来自下半夜的内容。
夜晚从自然现象讲是大地被黑色所覆盖和笼罩,同时会使人出现一种阴沉的心理状态。黑暗不等于邪恶,混乱或不吉利,作为字部首或构件都要根据复合字的具体情况按文意作出正确的解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