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字源流及内容

标签:
文化教育 |
《文典》:象耳形。金文作、
,與甲骨文同。後漸譌為
、
、
、
,至《說文》耳字篆文,遞嬗之蹟,宛然可循。《說文》:“耳,主聽也。象形”釋義:一、口耳之耳,卜辭屢見疒耳,耳鳴之占,乃卜問耳疾之事。
《字典》:耳(ěr)<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新华大字典》:耳(ěr)【文字源流】耳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耳字,都写成耳朵的形状。耳的本义指耳朵,引申指形状与耳朵相似的事物,......。
“耳”文在《文典》有十二个图形、
、
、
、
等,看似类同,其实内容有所不同。
文是指耳朵及其特征所表达的事物。其中也包括人的听觉机能所指向所有内容。
书是上下两划相扣,中间有一横。是指两个事物保持一致。即指“听”。
字构件组合实在是奇妙,上面一短横,下面一长横,左面一短竖,右面一长竖,整体围成一个“目”字构件。中间二短横是指物体潜在着机能。长竖与长横组成十字,强调了方向性。上下两横相对应,强调二者关系是左右平行关系,两竖的关系是上下平行关系。从声音理解,是指声音具有方向性,而且与人体的某一器官相关联。
“耳”字表示人的听觉、位觉(平衡觉)器官。
所以“耳”字外延出耳朵及其功能所指向的事物。
明天讨论“聽”“听”二字。
前一篇:【顛】字源流及内容
后一篇:“聽”“听”二字源流及内容【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