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小学数学审题能力有效策略

(2018-06-11 14:59:01)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审题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比重,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一、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认真读题,它不仅是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还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很多同学做完题后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试卷发下来就会瞠目结舌,原来问题在于自己读题不够细心,导致答题失误。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分三个步骤来训练学生熟读题目:

 第一步骤,训练学生先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而且要培养学生每道题至少读三遍的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连续重复90天,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需要读题,一定至少要求学生读三遍,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题的指导,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分开读,集体读等,努力读出问题的情境,再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读题竞赛活动可以结合小组评比表,对个别读题准确,声音洪亮的同学进行奖励。,激发学生读题的兴趣。

第二步骤,细画符号。会读题并不等于理解题意。为了促进学生理解题意,理解题目里每个词语的含意,可以指导学生画画点点,画上各种符号。一般用双竖线把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分开,用横线把已知条件断开,用着重点“·”表示关键词语。学生们很难找到关键的字词句,甚至不知道从何找起,这就要依靠老师的启发、小组交流等方式来助一臂之力,而这种帮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

 第三步骤,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教学作用。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

二、     读顺题目,理清关系。

 审题教学必须把学生对题目里数学语言及生活常识的真正地理解作为培养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而读顺题目,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仔细推敲题目里的数学语言,弄懂生活常识,理清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顺相关联的数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会寻找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首先,学生必须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学术语。在列式“151224的和,积是多少”很多同学列为15×12+24,于是我板书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表述算式15×12+24,然后板书15×(12+24),让学生分别表述,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读题时应准确理解重点字,词。并在平时教学中,遇到题目中有 “„„是„„的几倍?”、“„„的几倍是„„”、类型的题时,教师都让学生把这些关键句变换顺、逆叙述方式各说一次,通过数学语言的互换,不仅可以降低对题目的理解难度,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及对数学语言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其次,读顺题目时还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适时渗透生活常识。如果说语言文字是应用题中各种条件关系的纽带,那么生活常识的缺乏可以说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在我们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识的适时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通过读题,知道题里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能够进入情境,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有顺序地把题意复述出来,并能联系生活实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