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慧智达学习力恢复&宝岛FUN学中心
信鸽老师两岸交流随笔在镇江句容凤凰城分享系列2023-02-12
七十六學年度(1987)大學聯考國文科試題解析
暑假結束後,隨著各高中的開學,今年(1987)大專聯考的試題,又成為學校中師生競相研討的對象,以作為來年教學的南針;而且,今年是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後,第一次接受大學聯招的考驗,因此,試題的內容便成為高中教師們茶餘飯後的爭議焦點。筆者不揣淺陋,僅以國文科試題作如下之解析,以就教於諸方:
今年大學聯考國文科試題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單一選擇題一共有二十題,占四十分;第二部份:多重選擇題一共有五題,占二十分;第三部份:非選擇題包括兩題翻譯(占十分)和一篇作文(占三十分)。
先就試題在高級中學國文標準本(包括國文課本和文化基本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而言:第一部份二十題單一選擇當中,國文課本第一冊出了四題,第二冊出了一題,第三冊出了四題,第四冊出了兩題,第五冊出了一題,第六冊出了四題,而六冊文化基本教材中出了一題,另外三題中有一題是普通常識題,其餘兩題閱讀測驗出自課外。第二部份為五題的多重選擇題,一共包含二十五個答案;其中國文課本第一冊占兩個,第四冊占兩個,第五冊占三個,第六冊占一個;成語占五個;應用文占五個;另外綜合測驗題占兩個,普通常識題占五個。第三部份的非選擇題包括:兩題翻譯(出自課外的《史記》張儀列傳、管晏列傳)和一篇作文(題目:論同情)。
由上可知:若單以「國文課本」論,今年大學聯考國文科試題的配分尚且差強人意,勉強符合均勻的原則;但六冊的「文化基本教材」只出了一題,的確讓努力用功的本份學生忿忿不平,且促使一些高中教師輿論大嘩了。然筆者卻認為:「文化基本教材」本來就是一門必須「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再加以「篤行」的學問,平日教師們若只拿來在課堂上作單向式的解釋翻譯,已屬本末倒置,如果在堂而皇之地放在一年一度的大學聯考試卷裏紙上談兵一番,孔老夫子地下有知,必當歎息痛恨於聯招也。或許是今年負責出「文化基本教材」這部份試題的教授先生突然良心發現,出了一題大家都知道的常識題應應景罷了,亦未可知。
宋朝忠臣文天祥於就義後,被人發現其衣帶有贊雲:「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我們來探討一下,生長在豐衣足食、美麗的寶島高中青年,念了三年的聖賢書後,他們學了些什麼事情呢?聯招會的出題先生們以為:
01. 他們只要知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意謂「古書文字有脫誤」即可,而不必深究「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高抬貴手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的豐富蘊涵。
02. 他們只要知道「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意謂「大家都笑我簡陋寒酸,我也不在乎」即可,而不必置疑在今天外匯存底多達七百餘億美元、一片奢侈浮華歪風的寶島,光是吶喊兩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口號,究竟能產生多少振衰起弊的功效。
03. 他們只要知道「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意謂「不論輩份年齡,只要懂得比我多,就是我的老師」即可,而不必理會在升學主義掛帥的今天,「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優良傳統幾乎已徹底瓦解。
04. 他們只要知道「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意謂「陳涉的力量不如山東之國」即可,而不必慮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歷史教訓,究竟給天下的從政者增進多少智慧。
05. 他們只要知道「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意謂「往來的使者都獲得供應,使不虞缺乏」即可,而不必深究「開弱國外交成功」的人情練達,以及「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無私無我。
06. 他們只要知道「『漫漫』一詞,有『縱逸』的意思,指行動從容無拘束」即可,而不必體會「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的開擴胸襟。
07. 他們只要知道「李白長幹行:『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二句暗指季節之移換」即可,而不必對他人「新婚遠別之苦」有所感傷。
08. 他們只要知道「杜甫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一聯是:以兩地景物暗寓思念之情」即可,而不必體驗「以文會友」的樂趣,以及「惺惺相惜」的情懷。
09. 他們只要知道「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意謂「句讀之不知,則從師而問;惑之不解,則不從師而問」即可,而不必瞭解自己以及萬千學子亦然落入自唐朝以來的教學老套而無法掙脫,「聖益聖,愚益愚」其斯之謂乎!
10. 他們只要知道「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意謂「文以氣為主,氣以成形,各有風貌,文如其人,無法勉強」即可,而不必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文人相輕」的毛病。
11. 他們只要知道「鬱鬱青青」其中,「『鬱鬱』形容香氣,而『青青』是指草木茂盛之貌」即可,而不必體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
12. 他們只要知道「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意謂「駁斥邪說,非難佞人,並不是拒諫的行為」即可,而不必探究王安石先生推行新法的寂寞心境,以及「度義後動,不見可悔」的宰相風範。
13. 他們只要知道「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的「者」字,其正確解釋應為「表疑問語氣,猶『何哉』之『哉』,或『何則』之『則』」即可,而不必辨析「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14. 他們只要知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說這話的是:孟子」即可,而不必求得如何以「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作為現今中華青年達己達人的精神標竿。
15. 他們只要知道「宋代研究經學最有成就的學者是:朱熹」即可,至於「經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則不必鑽研。
16. 他們只要知道「五言律詩之發展,至沈佺期、宋之問之手,格律乃臻成熟。」即可,而不必對此二人的作品作通盤的賞析。
至於第二部份的多重選擇題,則更是集「零星記憶與破碎數據」之大成。聯招會的出題先生們以為:整理出一些聖賢書中的零星資料,將之放在一塊,美其名曰「綜合測驗題」,當真也闡揚了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之遺風!然而帶給莘莘學子的卻是:花大功夫做一些毫無意義的記憶工作。因此,從今年大學聯考國文科試題的測驗題部份可以看出:這樣的出題方式,實在無法真正測出考生的程度,甚至有些考生口出狂言:不必上三年的高中國文課,只要回家看參考書,一樣可以在聯考上拿好成績。後生可「畏」,卻值得教育當局三思。由此觀之,普通高中的新課程安排,每星期有五節的國文課到底所為何來?這是否就是教育浪費。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作文;作文是自從有大學聯考以來從未被更改過的一項考題,雖然一開始就背負著「給分不客觀」的罪名,但百分之四十的地位,卻始終穩若泰山,其原因或許是作文該項比較可以測出考生在語文方面的程度與造詣,因此,即使在「給分不客觀」的先天缺憾下,也只能儘量求其公平就是了。對一般考生而言,能運用四十分鐘的時間去寫完一篇作文是堪稱允當的。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鐘以內,他們必須構思、寫大綱、找材料、去蕪存菁,然後開始振筆疾書,起承轉合一番之後,再從頭檢查一遍,稍作修辭及改正錯別字,到此,四十分鐘的時間也差不多耗盡了,這樣寫成功的作文,實在無法奢望其為「風雨名山之業」,而所謂的「程度與造詣」,在不離題的大原則下,也只能看看該篇文章是否流暢,錯別字的多寡,以及能否出現一兩句優美文辭,便給個儘量客觀的分數作為代表了。今年的作文占三十分(另外出了兩題課外的翻譯,占去了十分),題目是《論同情》,對於如此普通之極的題目,一些程度較高的考生,縱然想有傑出的表現,也無從下手;再說,面對這老掉牙的題目,苦讀三年的聖賢書,著實也難以發揮相當的作用,無疑地,這又是一項教育浪費。
然而,今年大學聯考的國文試題是否比較能夠測出考生的程度呢?關於這一點,筆者倒有較為樂觀的看法,因為今年的試題中包含了兩題的課外閱讀測驗,以及兩題出自課外的翻譯;但千萬也別以為程度較高的考生就一定可以得到較理想的國文成績,除非他還得花相當多的精神,去強記許多支離破碎、零零星星的課內資料;由此可以推斷,各大學中文系未必能招收到真正程度高且對中文有興趣的考生(以中文系為第一志願者除外),而一些程度不錯,對中文又有好感的學生卻往往不能如願以償。這樣看來,僅就中文系而論,每年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大學聯考,在招收學生的功能上,不能不畫上一個問號,這顯然也是教育浪費。
坦白說,明知考一些零碎的記憶數據,無法測出學生的真正實力,但每年的大學聯考卻換湯不換藥地「蕭規曹隨」、樂此不疲地虛應故事一番,之後拿了考生的報名費開開檢討會了事,明年入闈,大門關上以後,亦然故我;如此一來,用了十年的標準本當然必須重新改編,由於能出的考題都差不多用光了,重複出題又恐遭人議論,落人口實;今年大學聯考國文科試題中,課內的試題亦相當有限(占百分之三十八,每冊課本平均分配六分左右),或許也是為了往後的九年還有題目可出著想罷;要知道即使十年一次、只做部份內容及形式上改編的標準本,也是相當勞師動眾,累煞了諸多教授先生,如果到高中開學以後還見不著教材的話,那誰又擔得起延誤正常教學的責任啊!教育浪費莫此為甚。在此筆者有一淺見,或可供有關人士參考:
國文標準本的編纂耗時費力乃眾所周知,而經過諸多編輯委員焚膏繼晷、廢寢忘食才得倉促付梓的教材,一旦出現在高中教師面前,交相責難之聲不絕於耳,興師問罪之文唯恐後人,其中又以「文化基本教材」成為眾矢之的。既然如此,筆者以為何妨以《古文觀止》作為教材,不必規定範圍,亦不必指定內容,可由各教師自行選課教授,只需考核教師於一學期內的授課內容,是否達到某一略有彈性的數量標準即可。這樣每位教師可各具慧眼,與學生共同設計一些真正能提高國文程度,且關乎國計民生的課程,而大學聯考的國文試題自然就不必再局限於標準本,可以出一些能真正測出學生程度與胸襟的題目(絕對不是零星的記憶數據或斷章取義的選擇題)。或許有人又會搬出「非選擇題」的不公平作為擋箭牌,然而每年的試題不也都有「非選擇題」,這也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譏罷了;如果還怕陷入「考試領導教學」的窠臼,再編一大本為數甚多的《今文觀止》,且規定教師必須教授的篇數,又有何不可?其實,國語文教學本來就必須落實至生活層面,而非只是單向灌輸,建立一些空中樓閣;入學考試已情非得已,倘若又只考一些沒有思考活動的死題目,除了戕害祖先的文化遺產外,亦將成為誤導後代子孫的罪魁禍首。
『行政院長俞國華先生在今年視察教育部時指示:將目前占全臺行政總預算百分之十二的教育經費,儘快提高至憲法所規定的百分之十五,是往後發展教育的主要工作。』勿庸置疑地,教育發展並非只是量的増加,同時也必須注重質的提升;如果不注重質的提升,則勢必造成更大的教育浪費,而辜負了行政首長的德澤美意;所謂:不當的投資,便是全盤的浪費。大學聯考錄取的一些考試人,以後進入就業市場所產生的社會問題,又必須花費更龐大的人力物力加以解決,如此惡性循環,誠非社會國家之福。筆者才疏學淺,略陳固陋,於篇末再以現今普通高中所使用之國文課本為依據,試擬部份一般所謂「創造思考性教學」之題綱,作為本文之結束,或許能拋磚引玉,引發來年大學聯考出題先生的靈感則屬萬幸,尚祈方家不吝指正:
從《左忠毅公軼事》看「忠誠」對現今民主國家之時代意義。
從《廉恥》看如何改善世風日下的社會風氣。
從《哲學家皇帝》探討青年學習獨立自主的真正內涵。
從《靈丘丈人、深慮論》論辯從政者之學養與操守孰重。
從《訓儉示康》中提出「勤儉建國」的具體措施。
從《師說》研討如何提升教師之社會地位,以及徹底廢除升學主義。
從《學問之趣味》研究如何改善學習環境,大量增加軟、硬體設備,以實施生動活潑、多向互動式之教學。
從《桃花源記、大同與小康》看如何維護人類尊嚴,以及促進世界和平。
從《長幹行》看如何解決夫妻不在一地工作之問題。
從《黃花崗烈士事略序》看如何落實發揚先烈精神。
從《寫給青年們的一封信、岳陽樓記、黃州快哉亭記、辨志、赤壁賦、始得西山宴遊記》探究如何開展現今工商業社會中青年的眼光與胸襟。
從《理信與迷信》中研討破除迷信之可行方案。
從《教戰守策、給自由中國》看如何加強「居安思危」之宣傳工作與積極實施各種演習。
從《藝術與人生》探討如何提升電影與電視的節目水準。
從《劉佬佬》研究如何提高傳統章回小說在國際文壇上之地位。
從《出師表》看如何健全當今之監察體系與制度。
從《梅花嶺記》看如何增進對殉國人士遺眷之妥善照顧。
從《山水與人生》研討如何建立環保共識,積極開闢休憩場所。
從《指喻》看如何防止不肖從政者之推拖作風。
從《稼說送張琥》分析如何儲備人才,做好人才市場之調查工作,以免學用脫節。
從《五代史記一行傳敘》研究如何擴大舉辦「好人好事」之選拔與獎勵。
從《陳情表》看如何加速籌辦全民保險。
從《國殤》看如何能不訴諸武力,而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從《燭之武退秦師、六國論》看我國當前之外交政策。
從《臺灣通史序》看如何改進歷史教學。
從《留侯論》看在不影響國家尊嚴之前提下,如何積極參加國際體育競賽。
從《義田記》看如何鼓勵私人興學與回饋社會活動。
從《縱囚論》檢討現今之獄政措施。
從《諫逐客書》看如何開發國內的研究環境,以吸引國外的學者、專家。
從《貴公》研討從政者如何力求公平,以免招致民怨。
從《馮諼客孟嘗君、過秦論》督促從政者以「義」待民。
從《心理建設自序》看如何使全民建立自信。
從《正氣歌》看如何培養青少年的正義感。
從《諫太宗十思疏》看如何增廣上下之溝通管道。
從《原毀》看如何建立溫柔敦厚、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從《典論論文》研究如何提升文學的地位。
從《論貴粟疏》看如何輔導農民,以提高其生活水準。
從《蓼莪、曾子大孝》看如何發揚中華民族優良之孝道傳統。
從《為學與做人》探討如何摒棄形式主義,提倡「教育即生活」。
從《勸學》指出當前學制的諸多缺失。
從《與陳伯之書》看如何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融通。
文/信鸽老师(幸哥alan551126) 1988.06.01
》》》在黄土地上,经营出满眼的碧绿,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片无限的蔚蓝!
>>>>>编按:
嗨!
我是新竹高中退休(2008)教师刘正幸,现任陕西慧智达学习力疗愈全日制主任/师培讲师&FUN(Fantastic
& Unique & Normal)学中心执行长/课程总监,曾于2004荣获全国讲义Power教师奖,今后打算应全国师范大学(院校)、以及各省市教育厅局、学校之邀,前往跟教学伙伴们做实质有效的心得分享、教法交流,进而开设《互动教学与趣味经营》工作坊师训课程(全程3~5天、一共3次、每次2小时、参加学员有互动教案半成品产出、3~6个月后、再提供授后服务、回去当地检测互动教案半成品、并协助开发校本课程,细节可再议);宝岛的“讲光抄、背多分”殷鉴不远,其他华人地区诚不必重蹈覆辙,把数千年的封建余毒,再强加在开阔多元的下一代身上,人生很短,我准备在有生之年,尽可能从 "华人认知"
的角度,为两岸的精进教育做些事情,让海峡两边的年轻人,都不必再为升学(中考、高考)所苦,让老师们将自己的教室快速提升为高效课堂;升学当然不是罪过,只是必须要有更有效的办法加以因应,这样人性(学生、家长、教师...)才不会因升学而过于扭曲,在宝岛已经证明,教师运用活泼深化的互动教学法,学生照样可以考上好水平的大学,进入符合理想的科系;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维护了年轻人考入大学殿堂之后的学习胃口,进而得以拓展出“自觉学习”的愤悱启发, ...因此,自即日(05/27/2019)起,陕西慧智达学习力疗愈&FUN学中心拟推出 支持<2021兴成长计划&高中师资共享计划&乡育未来教师培训计划>的散文、论语、诗词、弟子规、PBL(项目式学习)一系列自编互动教案,请众先进不吝批评指教,企盼能让年轻朋友走进人本教育的悠游自觉,使得老师同仁迈向多向互动的灵活高效,敬请参阅、指教敝人平日在微博、博客、简书、豆瓣、QQ空间&微信朋友圈所分享的“实作教学心得&自编互动教案”,并十分欢迎有兴趣的好朋友们在任何 "评论栏"
平台上交流、互动,彼此沟通看法,使得 "多元优化教学"
贴近生活、可大可久,特别感谢!
更希望此举能将提升教学品质、深化学习成效,带入师生(含家长)体验、操作、创新的阶段,假以时日,庶几得以让海峡两岸的应试教育,营造出更宽广、丰渥的精进空间,则学子幸甚!!!
家国幸甚!!!
让吾等拭目待之,可也!
大家一起努力吧!
让吾等缘起不灭,企盼您的引荐,感谢您!
信鸽老师(幸哥alan551126)敬上
陕西慧智达学习力恢复: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工业园鱼跃路1号
TEL:180-8920-7796
高老师
幸福服务专线:138-9065-3250
(微信:
alan551126幸哥)
欢迎指教优酷视频AVSEQ01刘正幸老师简介[互动教学与趣味经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DgxNDcwOA==.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