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说课稿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日志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在重力、弹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的力,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介绍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为主线,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本节课体现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
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提高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趣味活动】活动器材:一盘花生米和一盘玻璃球,两双筷子。
活动规则:由四个学生分成两组,一位同学用筷子夹花生米,另一位同学用筷子夹玻璃球,在30秒内,看谁夹取的数量多。
【提出问题】
我们为什么能用筷子夹取物体?为什么夹取玻璃球的同学都比夹取花生米同学夹取的数量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趣味活动,认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活动体验】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板书:(一)、滑动摩擦力(f)
1.定义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教育学生,分析事物首先要从观察开始,使学生亲近物理,拉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问题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
那我要想知道某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比如这个木块放在这个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我该怎么办呢?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摩擦力吗?
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实验。好,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测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实验能力,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学生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反思、尊重实验结论的精神。
(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问题过渡】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组的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的。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根据实验及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由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设计实验】
利用桌面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
1.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
(1)
(2)
(3)
2.小组内充分讨论,并在老师指导下得出结论:
(2)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来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3)通过在长木板上铺毛巾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注意实验表格自行设计,实验后交流
【进行实验】
分组进行实验,并及时做好记录。
【分析论证】实验后,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评估与交流】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及改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的意识;及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请大家想一想,假如没有摩擦会怎样?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对于有利的摩擦,我们要设法增大,对于有害的摩擦我们要设法减小。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一、滑动摩擦力(f)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b.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c.接触面不光滑
3.方向:
4.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二、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三、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争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在实验过程中,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分层次教学,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寻求多种探究方法,加深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操作、设计让学生在边玩边学中,获取物理知识,让他们感觉物理并非枯燥无味,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