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与子第一回——赌咒发誓离山寨打洞钻山走邪门(下)

(2022-04-14 20:51:07)
分类: 小说



         


       父与子  第一回  

   赌咒发誓离山寨 

   打洞钻山邪门

 

  有一天,虢建巟到一个在市直机关工作的远房亲戚家里串门无意中到,市里正筹划市直有关单位贫困山区办支教点的信息。

  “机会来了!”虢建巟像打了鸡血针一样亢奋起来。他风急火急赶回联校,汇报了争取上级机关黑山寨办支教点的想法,并主动请缨,抢到了申办支教点的令牌。

  联校和乡领导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答应给一笔启动申办支教点的活动经费

  有了领导支持,虢建巟更加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他默默地自我打气:“只要功夫深,铁棍棍还要磨成针,我就不相信这办支教点的事抢不到手。

  从第二天开始,他每天一大早就扛着一蛇皮袋“乡里土特产”出门,常常深更半夜才回家。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市直机关部门的支教点定在了黑山寨

  支教单位派员下乡考察,进校调研,落实了支教方案:除政策倾斜、经济支持外,还给予扶助,赠送给联校一辆用于勤工学的大卡车。

  虢建巟又一次显示了自己的“能耐”。当年的年终总结表彰会上,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不仅戴了大红花,还被晋升为正股级。

  从此以后,虢建巟成了黑山寨里的香饽饽。托他帮忙、请他办事、求他通融的人越来越多。

  支教的勤工俭学大卡车到位后,虢建巟马上雇了一名司机为联校跑运输,他自己则跟车剽学开车。不到三个月,就托人找关系拿到了驾照

  改革深入发展班子不断调整。新来的乡党委书记发现,联校的这辆勤工学大卡车,每天早出晚归跑运输,尽干些帮张三送人、为李四拖货的人情活,几乎没有赚到一分钱。于是,决定把这辆大卡车发包给个人。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虢建巟得知信息后,赶忙递交了“留职停薪”报告,辞去了股级秘书的工作,承包了那台勤工学大卡车,跳进了“下海”浪潮。他雇人开车广州,奔深圳,送牲猪,赚回来的票子超乎想象。 

  业务好的时候,虢建巟恨不得汽车24小时不熄火。他雇请了两名司机轮流出车,有时还自己开车上路,硬是把汽车上路率推到了极致。

                              父与子第一回——赌咒发誓离山寨打洞钻山走邪门(下)

  就这样,虢建巟每月点管理费,打发一点司机辛苦钱其余银子都是自己的很快就堂而皇之地成了令当地人眼红的万元户。

 接着,虢建巟盖起当地最时髦的楼房,娶了当地最漂亮的姑娘,还挂上了黑山寨乡村中学校长的头衔,日子过得美美的。

  一晃三年过去,神通广大的“飞天蜈蚣”当了校长成了暴发”,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睡软的心里不满足毕竟,离市区一百多里的荒山野岭,出门就是黄泥粘脚,茅草障眼,哪比得城里的舒适繁华。

  虢建巟没忘记儿时的对天发誓:一定黑山寨死也要死到外面去。“不行,不能一辈子窝在这个冷火秋烟当土豪。我要杀出一条血路,冲向外面的世界!他再次咬牙切齿地发誓赌咒

  于是,他重操起当代课老师时惯用伎法请客送礼拉关系,没日没夜地往乡上、县上和市里

  一连钻营了好几个月,连社区劳务市场都进了七八家。这只世界乱飞的苍蝇始终没找到裂缝的鸡蛋。

  这天,他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可刚坐下,又嚯地站了起来,就像屁股上了疔、化了脓一样堂屋里来回踱步,脑子里一团浆糊在捣腾。

  夜幕渐渐降临,炊烟袅袅升起。

  虢建巟饭不思,茶不饮,漫无目走出家门,来到了他所执掌的乡村中学

  学校一片寂静,三三两两的枯叶不时飘落。操场上,一对耀武扬威的篮球架相对而立,你瞅着我,我看着你。

  虢建巟猫腰进去,陡然看见自己曾经承包的“支教汽车”趴在屋檐下。他停住脚步,眼前突然一亮:有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像当年去市里申报支教点一样,扛着一蛇皮袋“乡里土特产”进城了。

                                            父与子第一回——赌咒发誓离山寨打洞钻山走邪门(下)

  来到当年定点支教的市直机关虢建巟见门就进,见人就点头,历数支教给贫困山区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赞颂上级机关的支教行动是“插秧的雨、三伏的风…… ”

  接待虢校长的大小官员乐意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他们如醉如痴地沉浸于“基层同志”的歌功颂德之中,个个心花怒放、喜笑颜开。一些人还交头接耳:“基层的同志就是本分、朴实”,“虢校长是个知恩图报实在……”

  从此以后衣冠楚楚、口舌如簧“实在成了市直机关大院的常客。传达室的保安也不再查问他蛇皮袋里装了什么东西,不再要求他掏身份证、填会客单了。

  找到了裂缝的鸡蛋,嗅到了蛋壳里的腥味,虢建巟便紧盯不放,穷追不舍。他隔三差五地给张处长捎一包“自家产的明前茶”,给李书记带一只“自家喂的野山鸡”,给王科长送一条“自家养的大草鱼”,给赵干事送一袋“自家栽的马铃薯”…… 就连行政科的水电工、文印室的打字员,都吃过他“自家种的西红柿”。

不到年时间,虢建巟钻山打洞走邪门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一袋袋自家产的乡里土特产”,杀出了一条血路,出了贫穷落后的黑山寨闯进了喧闹繁华的大都市,堂而皇之被借调到了被他赞颂为“插秧的雨”、“三伏的风”的市直机关

                                              父与子第一回——赌咒发誓离山寨打洞钻山走邪门(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