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徐州市初中化学复习培训会在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召开。四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一节公开课,本工作室李教授点评了王晓梅老师的公开课。
   
  一、课堂选题经典。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形式主义,必须实实在在。王老师选取爆炸盐开展探究活动,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爆炸盐素材紧扣初中化学课本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课堂上,王老师既联系了碳酸钠,又复习了双氧水,不仅回顾了氧气的制取,还拓展了离子的检验;可谓切口微小、但内容详实,选材简洁、但过程丰富。
   
  第二、探究活动真实。
   
 
科学探究重在过程的体验。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王老师设计了四个板块~“初识爆炸盐”“探究爆炸盐”“拓展爆炸盐”“应用爆炸盐”,围绕四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突出四种思维方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强化了基础知识,复习了基本技能,培养了理性思维,提升了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创新精神,突出了学科育人。
   
  第三、复习过程流畅。
   
 
本节复习课王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探究过碳酸钠的组成,认识固体双氧水的作用,明晰去污除垢的原理,了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微观本质,并学会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复习课的有效范式~即“整理知识、凝练方法,三重表征、化繁为简,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找好主线、水到渠成”。
   
  第四、教学手段多元。
   
 
本节复习课,突出化学实验,兼顾文献资料,重视小组合作。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化学的好奇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思考、探索,从而发展科学素养。通过文献探究,借鉴前人智慧,破解疑难问题,修正错误观点,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重视打造学习共同体,从而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总之,本节复习课是真实的探究、有趣的探究,有深度的探究。本课例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值得学习、值得借鉴。
 
    第五、两点教学建议。
     
有关固体双氧水的使用,要强调注意事项,如容器不能密闭等。
     
涉及高中的知识点要尽量回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