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故事《娃娃家烧饭》(王益)

(2019-11-27 16:48:17)
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幼儿园游戏故事的研究”课题组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2018.11

观察者

王益

游戏内容

娃娃家 烧饭

观察(游戏)地点

绿苗苗班

观察重点

幼儿在没有饭菜后如何处理

观察方式

A、全面观察(   B、定点观察(  C、追踪观察( D、对比观察(  E、间接观察(   F、扫描观察(

 

今天又到了小朋友喜爱的区域活动,孩子们高兴的参与着每一个区域活动,突然娃娃家有位小朋友对老师说:“老师,没有菜了?”孙老师说:“没有菜怎么办呢?”孩子们说:“那我们去买菜吧!”还没等老师说什么,孩子们纷纷穿上鞋跑了出去,不一会教室传来喊叫声:“老师,他抢我们木珠了!”,孙老师赶紧赶来,玩木珠的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嚷嚷着,孙老师顿了顿说:“老师看看他抢木珠干什么去了?”这时玩木珠的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继续游戏。孙老师走到娃娃家一看,原来他们正在拿木珠当饭和菜呢,过了一会孙老师敲开了娃娃家的门说:“你们在做什么饭呢?好香啊!”孩子们喜悦的说着菜名,孙老师说:“能让我和玩木珠的小朋友品尝一下吗?”这时,孩子们高兴的拿着盛好菜的盘子让其他小朋友品尝去了。

    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区域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把自己当成情景中的某一人物,伴随着各种假想的行为和心理,常常忘记自己而沉迷于此,努力地模仿人物的言行进行游戏,而忘了自己的本来的身份。

  在这个游戏当中,娃娃家的孩子们在游戏时发现原有的塑料蔬菜已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才会说“老师,没有菜了”然后跑到教室抓了一把木珠回来当菜,可见幼儿的这种行为与他的年龄特点分不开的,孩子们能说出“没有菜了”然后想到去买菜,抓木珠等一系列行为,说明了小班幼儿现在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明白炒菜做饭是需要一定的实物来代替,而且知道这些菜是要到菜场去买,但在活动中并没有设立菜场这个情景,所以孩子们抓了一把木珠回去当菜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材料的紊乱,而只观注到了自己扮演的角色,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是小班幼儿常见的行为。孙老师这时并没有批评孩子的这种行为,而是在缓解告状幼儿的情绪后走到娃娃家,悄悄去观察幼儿的言行,然后参与到游戏当中肯定孩子们能动脑筋想办法,然后用隐性的教育方法,使木珠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这样不仅没有挫伤孩子们游戏的兴趣而且还使孩子更加自信了。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教师的角色也渐渐变成了引导者、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我们要在活动前充分预设活动材料和幼儿行为,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和丰富的活动场景,将教师的要求真正转化为孩子的需求,把孩子放在主体地位。

  在教师介入时,一定要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兴趣点是什么,然后再考虑在哪方面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帮助前我们一定要学会耐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先观察再指导,给幼儿自由游戏的空间和自己决定的权利,使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然后等待时机,最低限度地适时介入,给予支持性的帮助和指导,从而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欣赏者的作用,才能推动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