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体育混龄游戏》观察量表(张迎迎)
(2015-12-10 10:37:39)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
常州市娑罗巷鸿安幼儿园课题活动课堂观察量表
日期:
课题展示 活动中观察 |
观察角度
|
教师指导 |
环境营造 |
材料投放 |
|||
教师运用适当方式的融入活动,进行指导。 |
教师能兼顾各年龄段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间融合交往。 |
能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混龄教育的效果 |
能直接引导幼儿做出更适当的互动行为 |
兼顾各年龄段,层次分明,难易合适 |
设计具有引导性,促进幼儿间交往、合作 |
||
很好 |
√ |
√ |
|
|
|
|
|
较好 |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较差 |
|
|
|
|
|
|
|
细节记录 |
时间 |
事件——幼儿互动细节记录 |
|||||
10:02 |
教师组织幼儿集合时,一名幼儿没有反应过来,还跟着本班教师。
|
||||||
10:05 |
准备活动时,一名中班幼儿一直看着大班一名幼儿,身体没有动作。
|
||||||
10:23 |
在自由活动时,两名幼儿没有使用教过的方法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玩法,玩得不亦乐乎。
|
||||||
建议
|
教师在讲解游戏玩法时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既能激发幼儿学习游戏的兴趣,又能使幼儿对游戏有直观的印象,知道游戏的名称和玩的方法。在分配角色时要能充分的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游戏的顺利进行。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游戏的内容和角色的要求,灵活掌握。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