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体育混龄游戏》观察量表(王翔)
(2015-12-10 10:31:37)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
常州市娑罗巷鸿安幼儿园课题活动课堂观察量表
日期:
课题展示 活动中观察 |
观察角度
|
教师指导 |
环境营造 |
材料投放 |
|||
教师运用适当方式的融入活动,进行指导。 |
教师能兼顾各年龄段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间融合交往。 |
能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混龄教育的效果 |
能直接引导幼儿做出更适当的互动行为 |
兼顾各年龄段,层次分明,难易合适 |
设计具有引导性,促进幼儿间交往、合作 |
||
很好 |
|
|
√ |
|
|
|
|
较好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
|
较差 |
|
|
|
|
|
|
|
细节记录 |
时间 |
事件——幼儿互动细节记录 |
|||||
9:35 |
大班的幼儿帮助小班幼儿进行垫子上的侧滚翻,小班幼儿翻不过去时大班幼儿轻轻推他们,帮助他们翻滚。 |
||||||
9::40 |
在钻山洞的时候,幼儿之间互相帮忙扶住容易倒得的垫子。
|
||||||
9:48 |
小中班幼儿坐在垫子上,大班拖着垫子走,或者是抬着垫子行进。
|
||||||
建议
|
1、在游戏的后半部分幼儿之间的有比较明显的互动,但是在游戏的开始部分幼儿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没有明显互动。所以为了加快幼儿之间的相互熟悉,开始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 2、设计的环节要体现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特点,此次活动设置的难度符合大班幼儿的特点但是对小班幼儿来说就比较难了。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