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体育混龄游戏》观察量表(曹庆)
(2015-12-10 10:19:55)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
常州市娑罗巷鸿安幼儿园课题活动课堂观察量表
日期:
课题展示 活动中观察 |
观察角度
|
教师指导 |
环境营造 |
材料投放 |
|||
教师运用适当方式的融入活动,进行指导。 |
教师能兼顾各年龄段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间融合交往。 |
能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混龄教育的效果 |
能直接引导幼儿做出更适当的互动行为 |
兼顾各年龄段,层次分明,难易合适 |
设计具有引导性,促进幼儿间交往、合作 |
||
很好 |
√ |
|
|
|
|
|
|
较好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
|
较差 |
|
|
|
|
|
|
|
细节记录 |
时间 |
事件——幼儿互动细节记录 |
|||||
9:15—9:20 |
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做热身运动,中小班的孩子尤其积极。 |
||||||
9:25—9:30 |
有一个小班的孩子在垫子上翻滚没有成功,大班的孩子及时来帮助。 |
||||||
9:35—9:40 |
两个大班的孩子抬好垫子,小班的孩子坐在里面,玩“抬轿子”的游戏。 |
||||||
建议
|
新《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体育活动的内容应该要丰富,创设的各种区域要吸引幼儿,投放的材料要让幼儿有兴趣去玩,活动时更要加强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尤其是混龄,更要让大班、中班的幼儿主动的和小班的幼儿一起活动,提高小班幼儿的运动能力,也能培养中班、大班幼儿的交往及责任意识。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