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捉小鸡》课堂观察量表(刘闵珂)
(2015-07-03 10:03:16)
标签:
育儿 |
分类: 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 |
常州市娑罗巷鸿安幼儿园课题活动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教师指导策略
日期:2014.10.24
课题展示 活动中观察 |
观察角度 |
教师运用适当方式的融入活动,进行指导。 |
能有效的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幼儿的难题 |
教师能兼顾各年龄段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间融合交往, |
指导语言有效、并有针对性。 |
教师指导具有启发性、延伸性 |
很好 |
|
|
|
|
|
|
|
较好 |
√ |
√ |
|
√ |
√ |
|
|
一般 |
|
|
√ |
|
|
√ |
|
较差 |
|
|
|
|
|
|
|
细节记录 |
时间 |
事件 |
|||||
9:25 |
活动开始,教师引导中大班孩子一起学小鹰飞的动作,孩子比较有秩序地跟在教师后面学飞,并且也喊了口令,但是后面的孩子听不到。 |
||||||
9:35 |
在玩游戏时,一位扮演小鸡的中班孩子在躲避老鹰时摔倒了,老师针对这个情况对大班孩子提出了保护中班小朋友的意见。 |
||||||
9:40 |
游戏进行了多次,但是老师发现扮演老鹰的孩子一只小鸡都没有抓到,因此,鼓励孩子是否合意合作。果然,随后的游戏中老鹰们抓到了小鸡。 |
||||||
建议 |
《老鹰捉小鸡》本市一节较为成熟的同龄体育游戏,本次我们将它设置为混龄活动,基本流程也是按照原本的进行。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要开展混龄游戏,游戏的重点将要发生改变,游戏中一个中班孩子摔倒了,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因为游戏前已经进行分组,就可以引导一组孩子商讨解决的方法,然后再次游戏,看是否可以解决。在游戏中期,老师发现了老鹰一只小鸡也没有抓到的现象,于是能及时提出问题,但是解决的办法也是老师提出来的,没有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整个活动中,教师能发现问题,但是就如何指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自己掌控的太多,幼儿发表意见的一会较少。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