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操与儿媳甄氏难道真有私情吗?罗贯中为何贬损曹操?

(2018-12-27 13:44:31)
标签:

曹丕娶甄氏

《魏武故里话曹操》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曹操与儿媳甄氏难道真有私情吗?罗贯中为何贬损曹操?


 

  关于曹操安葬的地点,后人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一种说法认为,曹操陵位于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写成的《彰德府志》上就明确标着,魏武帝陵在灵芝村,而在其南,紧邻着甄后的朝阳陵。

http://www.yuwen360.com/d/file/mrgs/jpgs/2018-12-01/4babebd87c85d89a7a76ff44370ac1ba.jpg

  甄后,即曹丕之妻甄文昭。她原为袁绍二儿子袁熙之妻。曹操打败袁绍进入邺城后,曹丕捷足先登,入袁府,见其美貌绝伦,遂纳之为妻。后孔融传》中写道:孔融系名门出身,为孔子二十世孙,自少誉满清流,为人恃才傲物,最后被曹操所杀。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嘲笑曹丕纳甄氏乃是“武王伐纣,以妲己周公”。曹操未解其意,询问之。孔融答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侮漫之辞”,揭了曹操家丑,因为曹操一向以周文公自诩。曹操听了这话,认为孔融是在讲自己,所以盛怒之下,孔融人头落地。

  还有一个根据,即是曹丕的表现。曹丕娶甄氏时,是十分喜爱的,但曹操一死,马上就冷落了她。据《魏书》记载,甄氏对曹丕的新宠说了一些不满的话,曹丕知道了甚为震怒,对其百般虐待,最后又下诏书,赐之以毒酒,令她自杀。甄氏不喝毒酒,曹丕的新宠妃子太后前去看望。她掀起门帘一看,见曹丕床侧坐着的女子都是曹操生前的贴心宫妃。太后惊奇地问:“这些人何时被召到你房中来的?”曹丕回答:“父亲刚死,我就召她们来了。”说话时脸上毫无羞愧之色。卞太后见此情形,气愤地说:“你这样做,死了连狗鼠都不吃你!”

  从这两点看,曹操似乎与甄氏有暧昧之情,所以才导致了孔融之死和曹丕的报复。也许,正是因为曹操的这段丑事,清朝的学究们才故意将两个人的坟墓绘制在了一起。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并无事实根据。

  另一种说法认为,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1991年第5期《风景名胜》杂志上刊载了一篇题为《魏武故里话曹操》的文章。文章认为,曹家孤堆即是曹操陵,其理由有三:

   其一,《魏书·文帝纪》载:“甲午(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曹嵩墓等,曹操长女曹宪墓也在此处发现,综上可知,曹操之陵亦当在此。

  从曹操入葬至今,时光已流逝了一千多年,曹操的真正陵寝还没有找到踪迹,也许人们是永远找不着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观上看待政治,评价人物,因此对刘备的曹操的人格,因此对曹操的政治行为作了较多贬损。但是,罗贯中在书中也赞扬了曹操的许多方面,同时反映出曹操是当代一个接触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表现出曹操的深谋远虑和接触的军事才能。对道家的谋略思想,罗贯中稍稍贬低其阴暗性,而赞扬其处世的豁达,保留了欣赏态度。

  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刘备。刘备在政治上贯彻的是仁的思想,他在一切的政治活动中都以仁为本,这使他的政治活动中有以下的受益:他打起的“光复汉室”的旗帜,以此作为选择政治军事目标的总标准,从而使得整个刘备集团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儒家中仁的思想使刘备与部下及百姓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刘备很会联络感情。现在有的人认为他虚伪,这实际上是刘备受到儒家仁的思想的影响而已,人们看了《三国演义》后再看《三国志》,就会发现刘备并没有《三国演义》所说的那么仁慈,因此产生一种逆反思想。言归正传,刘备广施仁义,因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但是,儒家的仁治思想也使刘备集团中产生了矛盾:刘备集团中有明显的亲疏关系,如刘备在分封五虎将的时候,只有关羽张飞封了侯,连刘备很喜爱的赵云也没有封侯;这种思想与刘备的各种政治活动产生了矛盾,使刘备多次丧失实施目标,例如攻打刘璋的时候,刘备集团不但花费了很多光阴,而且庞统的丧命给了刘备集团予很大的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