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若取代刘禅自立为王,三国历史又会怎样

(2018-12-24 08:54:09)
标签:

诸葛亮若取代刘禅

其实等于废汉

则不伦不类

诸葛亮若取代刘禅自立为王,三国历史又会怎样



刘禅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第二代国君,此君性格柔和,无雄才大略,诸葛亮尽心竭力辅佐他,最后活活累死。

刘禅晚年任用奸佞,蜀汉衰亡,最后被曹魏所灭。

历史上一般认为,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即便有通天之能也无法逆转乾坤。司马昭后来在洛阳见到刘禅后就说:这位爷当初诸葛武侯都辅佐不了他,何况是姜维呢?

谚语“扶不起的阿斗”说的就是刘禅。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29/8f985ba524d34ccb9f8cb171b89cf16b_th.png

那么我们现在不妨脑洞大开:假如当年诸葛亮废掉刘禅,自立为帝,或者自立为王,那么蜀汉命运会变成什么样子,三国格局会因此而改变吗?

首先我们看,诸葛亮有机会取代刘禅称帝吗?

答案是:有!

蜀先主刘备临死前,曾在永安向诸葛亮托孤,说:“如果我的儿子不顶事,你们自立为帝王。”(“君可自取”意思就是自立,而不是从别的儿子中再找继承人。)

也就是说,刘备在法理上为诸葛亮树立了依据,诸葛亮假如废掉刘禅自立为帝,并不算篡逆,只能算是遵照先帝遗诏。

刘备这一举动,这对于服膺儒家正统思想的大多数人来说,等于直接将国家交给诸葛亮。

但诸葛亮并没有将刘禅废掉,相反,面对年轻而略显软弱的刘禅,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没有实施僭越之事。

然后我们再看,假如诸葛亮按照刘备的遗诏,废掉刘禅,那么会是怎样的局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29/a549c4ffaecf4a59b593d7361836209d_th.jpg

假如诸葛亮废掉刘禅,那么他就必须称帝,因为当时蜀汉已经是一个国,国号为“汉”,意思是继承汉统,如果诸葛亮废刘禅,其实等于废汉。

前有曹魏废东汉,如今诸葛亮再废蜀汉,则汉室彻底灭亡。

而诸葛亮若重新立国号,则等于背叛刘备集团“复兴汉室”的政治诺言和斗争目标,集团就有可能土崩瓦解。

如果诸葛亮继续用汉国号,则不伦不类,刘姓代表汉,诸葛又怎么能代表汉呢?

如此看来,诸葛亮废刘自立的可操作性不强。

既然诸葛亮废刘禅自立称帝操作难度比较大,那么诸葛亮能否做一个彻底的权臣,即在蜀中称王,将成都的刘氏彻底架空,由诸葛家族世代掌权,用类似于曹操的那种“霸府”形式控制蜀汉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29/f7f6c7d5b07043f587fff594a1b895c8_th.png

其实这种模式是比较可行的。诸葛亮做丞相期间,也是开府的,当时蜀汉所有军政大事无不通过丞相府裁决,成都中央无事可做,这就是所谓的“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可见,诸葛亮建立霸府架空成都是绝对可以实现了。

但是,诸葛亮与曹操最大的不同在于,曹操死后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而诸葛亮死后将权力交给了比较贤能的蒋琬,然后蒋琬费祎等人又将权力还给了刘禅。

这也就是为什么,东汉在被曹操架空后彻底失去了权力,而蜀汉在诸葛亮掌权后却又最终将权力收归中央。

其实,我们从历史的结局来看,蜀汉的权力不如不交回中央刘禅手中,诸葛亮如果霸道一些,将大权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一个更加霸道的人,那么蜀汉这个国家的命运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诸葛亮生前废汉不容易操作,难度系数比曹操废汉难度更大。曹操早年虽然是汉臣,但汉朝衰亡的罪魁祸首是汉朝自己,不是曹操,曹操反倒是延续了汉朝二十多年寿命,从这个角度讲,曹操不亏欠汉朝。

而诸葛亮却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这叫“知遇之恩”,诸葛亮能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都是刘备的提拔,诸葛亮若在有生之年废汉,从情理上难以服众。(即便有刘备临终遗诏,法理和情理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诸葛亮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类似于曹操的模式,既保留汉家旗号,又彻底掌握权力,并将权力世代传承。

如果诸葛亮狠下心来这样做,那么蜀汉至少可以保证在强有力的人的管理之下,乱世需要铁腕和智慧,高效强力的霸府更加适合在乱世生存。

蜀汉有了这样的契机,就有机会挡住曹魏的进攻,并逐步蚕食曹魏关中地区。

历史上的蜀汉灭亡于公元263年,而就是在28年后的291年,“八王之乱”爆发,紧接着“五胡乱华”开始。

假如当时蜀汉仍在,在诸葛家族(或者是另一个诸葛亮权利继承者)的带领下,蜀汉(或许不再是汉的国号)挥师北伐,进军北方,则天下从此逆转,“五胡乱华”不仅可以被阻止,秦汉文明的复兴或许就可以实现了!

而所有这一切,都要求诸葛亮做第二个曹操,取代后主自立称王。

当然,我们要求诸葛亮自立为王无疑有点强人所难。汉朝规定,“非刘不王”,就是说只有刘家人能称王,外姓功臣功劳再大也只能是侯。曹操称魏公,荀彧因此抑郁而终,就是因为汉朝外姓称公已经近乎谋反,而后来曹操称魏王加“九锡”,更是大逆不道。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29/5965e407e9b74ce7a5a52fec4f52157c_th.png

诸葛亮作为一个忠臣,断然无法做出这样的事情,李严就曾劝过诸葛亮“称王加九锡”,但被诸葛亮拒绝。

假如诸葛亮如曹操那样大权独揽且代代传承,那么蜀汉的命运就会更加长久,三国格局将被彻底逆转。

只不过,那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少了一个忠臣楷模,而多了一个乱世奸雄;少了一曲令人落泪和崇拜的信仰悲歌,而多了一场令人不再相信正义和真情的欲望狂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