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他是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排名第一的,郭嘉、贾诩都靠边站

(2018-07-19 08:30:06)
标签:

曹操挟天子于许都

程昱

依靠智商碾压他人

既做萧何又做张良

为什么说他是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排名第一的,郭嘉、贾诩都靠边站



曹操麾下有五大谋士,分别是郭嘉、贾诩、程昱、荀攸、荀彧,这五个牛人可谓一个比一个厉害,依靠智商碾压他人,但这五个人里面谁的水平最高呢?

首先我们说的这个人叫程昱,说他是谋士,其实并不合适,他更多时候是为曹操镇守一方,我们来看三国志里怎么描述。

《三国志·程昱传》:天子都许,以昱为尚书。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 " 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 " 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 " 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在曹操挟天子于许都,曹操和袁绍交战的时候,他一直镇守着曹操起家的大本营兖州。

说他是谋士,就是对他的镇守地方功绩的一种掩盖。后来的满宠和他很像,虽有文官的背景,但是狠起来,连大多数武将都比不上。

当然,程昱除了为曹操镇守地方以外,也会献策于曹操。曹操一生中最彷徨的时期之一就是兖州叛乱,他和吕布在濮阳相据的那段日子。兖州饥荒,粮草短缺,那个时候曹操眼中的未来肯定是一片惨淡,袁绍趁曹操穷厄之时劝诱曹操举家去邺城投奔自己,曹操就心动了。打消掉曹操这个念头的就是程昱。

《三国志·程昱传》:

【时昱使適还,引见,因言曰: " 窃闻将军欲遣家,与袁绍连和,诚有之乎? " 太祖曰: " 然。 " 昱曰: " 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愿将军更虑之! " 太祖乃止。】

魏略中更是记载了程昱说:“夫以将军之聪明神武,而反不羞为袁绍之下,窃为将军耻之!”

可以说在曹操最彷徨的时候,用当头棒喝一般激烈的劝谏坚定曹操之心的就是程昱。

程昱就像曹操阵营中的一块磐石,他本人意志坚定,手段狠辣,他的坚强也对曹操产生了非常正面的影响。所以三国志才有这么一段记载:

是后中夏渐平,太祖拊昱背曰: " 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 "

相比于程昱,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就的确是谋士了。这四个人的排位,三国志已经排得很清楚了,荀彧-荀攸-贾诩-郭嘉。

荀彧是曹操集团中最为重要的人物,“王佐之才”这个评价,他是实至名归。对于曹操,他可以说既做萧何又做张良,这并不是说他比这两个人要厉害,只是单纯就他对早期曹操集团发挥的作用而言。

兖州叛乱之时是他敏锐地察觉到张邈的叛乱,及时应对,保全下范、东阿、鄄城三地,使得曹操从徐州归来得以有一个落脚之地,为曹操夺回兖州提供了一个最起码到可能性。

兖州饥荒,曹操与吕布对峙,这段期间曹操思想非常混乱。袁绍招他,他就想着干脆投奔袁绍得了。

陶谦死了,他就想不管兖州,直取徐州。投奔袁绍的想法是程昱帮他打消掉的,而针对曹操取徐州的打算,荀彧向则曹操提出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大战略。曹操就是因为贯彻了这个大战略,才有了逐鹿中原的本钱。

除此以外,迎奉献帝一事,荀彧对曹操也做出了劝谏。

后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粮草将尽,曹操心生退兵的想法,也正是荀彧制止了曹操。

《三国志·荀彧传》:

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 " 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荀彧在曹操最危难最动摇的时刻及时献策,不仅坚定了曹操的信念,更为曹操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所以,曹操才会说:“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除了献策,荀彧还为曹操集团贡献了许多优秀人才,戏志才、郭嘉、钟繇、荀攸......

就如曹操所言:“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

至于荀彧和汉室的关系,裴松之讲得很清楚了,我这里引用他的评价就足够了。

“彧岂不知魏武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崄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要是当时真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人绝不是关羽,而是荀彧。

荀攸主要是为曹操行军打仗出谋划策,他这人生平经历也是极其离奇。

年轻时刺杀董卓未遂被关进监狱,同伙都吓得自杀了,他还饮食自若。他刺杀董卓可不是像张良当初出于意气刺杀秦始皇,他的企图可是:“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

董卓没来得及杀他,自己就先被吕布干掉。荀攸被放出来后壮心未已,想着“蜀汉险固,人民殷盛”,就求作蜀郡太守,结果道路断绝他只好留在荆州。群雄割据早期局面非常混乱,荀攸眼瞅着中原乱成一片,自己则只好待在荆州打酱油。

可能正是早年离奇的经历,投奔曹操后的荀攸寡言少语,看上去跟个傻子似的,正所谓“智可及,愚不可及”。

荀攸献的计策很多,还有神秘莫测的十二奇策,这里也就不需多说了。

贾诩的智商肯定不下于荀彧荀攸二人,但是他是后来加入,对曹操的贡献肯定不如前两者。他的地位如此高,主要还是因为他保住了曹丕的太子之位。

郭嘉近年来被炒得太热,就私交而言,曹操可能更亲近他,但是就贡献而言,他和荀彧、荀攸二人是没法比的,这两个人毫无疑问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