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孙子中,他最有骨气

标签:
刘备的孙子誓死不降的决心数他最有骨气 |
刘备的孙子中,他最有骨气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冬,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以及孙子诸葛尚在绵竹战死,魏将邓艾攻到成都,刘禅在谯周的建议下,打开城门投降,但他有个儿子却不愿投降。,为蜀汉鸣唱了最后一首豪壮的悲歌。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704/mp21244432_1435978937662_2_th.jpeg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有七子,其中长子刘璿在钟会之乱时被杀,三子刘琮病死。刘禅率领后宫诸子以及文武百官投降时,唯有第五子刘谌大怒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三国志
他认为即便敌人打到门口,父子君臣也应该背城一战,战死才能有脸见先帝。可惜后主没有采纳他。为了表明自己誓死不降的决心,这个被封为北地王的刘谌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三国志
裴松之备注中也记载了这件事。
汉晋春秋曰: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他到刘备的庙中痛哭,随后先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最后自杀。左右的人没有不为之流泪的。
在刘备的孙子中,数他最有骨气。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704/mp21244432_1435978937662_3.jpeg
后世对此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毛宗岗:“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孙奇逢:“考蜀之亡也……北地王谌、武侯子瞻孙尚、张飞孙遵、赵云子广、傅彤子佥、李恢侄球,皆所谓不愧其先者也。”
另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汉晋春秋曰: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者,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三国志
刘禅有个妃子姓李,被封昭仪,后主投降后,李昭仪后来随刘禅迁到洛阳。魏国就要把这些女人赐给没有妻子的将军,李昭仪说:“我当初跟着你投降就已经是受辱了,如今我不能再受辱。”随即自杀。
如今,在四川成都的刘备庙中有一座刘谌的雕像,他宁死不降的高尚情操至今为人纪念,,他的壮举,是蜀汉最后的一声呐喊,刘备有孙如此,泉下有知,亦足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