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个愚蠢的决定,让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希望就此成空

标签:
刘备的愚蠢《隆中对》的智慧兴复汉室的宏愿东吴杀了关羽 |
刘备这个愚蠢的决定,让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希望就此成空
很多人对诸葛亮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其《隆中对》的智慧形象。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还没出山,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大计,可以说,此后的历史格局都在他的预料范围内。
但是,遗憾的是,诸葛亮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三分天下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最终目标是帮刘备实现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宏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由此成为一个悲情人物。
那么,诸葛亮的宏愿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事实上,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这个可能被刘备给破坏掉了。
要知道,诸葛亮定的三分天下的大计,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占有荆襄和四川。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两路夹击之势,让曹操首尾不能相应。
但是,由于关羽的大意,由于东吴的背盟,最终,荆襄之地落入东吴手中,关羽被东吴杀掉。关羽是刘备的铁杆兄弟,东吴杀了关羽,刘备发誓要报仇。公元221年,刘备倾举国之力沿江而下,准备与东吴展开决战。
可是,不幸的是,张飞喝多了酒喜欢打骂士卒,被小兵无端割了脑袋。二弟的仇还没报,三弟又死了。刘备接连受到打击,不禁心灰意冷。
其时天气炎热,刘备令大军扎营于树林。结果被东吴陆逊一把火烧去,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国的精锐兵力几乎在此战中损失殆尽。
幸好有诸葛亮在蜀中坐镇,要不然,如果曹操此时乘虚进攻蜀国大本营,更是不堪设想。
经此打击,刘备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关羽的仇不但没报,荆襄之地也全数失去,这样,诸葛亮两面夹击的战略规划就成为泡汤。
可以说,如果不是刘备冲动,如果东吴与蜀国一直交好,诸葛亮的大计起码还有实现的希望。但关羽死了,张飞死了,刘备死了,接下来,蜀国大将不断凋零。诸葛亮虽然不断兵出祁山,但也不过是以攻为守罢了。
就是说,刘备与东吴之战失败后,蜀国就完全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此后,诸葛亮无论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徒劳罢了。
三国时代最蠢的一家子,本最可能统一天下,下场却比谁都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