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绍对刘备倾心敬重,为何刘备却要离开

(2017-10-28 08:04:30)
标签:

袁绍的支持

刘备成了封疆大吏

善于依靠别人的力量

偏安一隅


袁绍对刘备倾心敬重,为何刘备却要离开




刘备与袁绍的渊源,最早要追溯到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年底。当时徐州牧陶谦病逝,当地豪族陈登、糜竺等人推举刘备继任州牧。刘备心里没底,陈登便亲赴冀州寻求袁绍支持。当时袁绍的回答是这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对刘备是赞不绝口。有了袁绍的支持,刘备这才有了底气,从此成了封疆大吏,愈发受到各大势力的侧目。

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1/2114/89730042_1

虽说两年后刘备被吕布击败,失去了徐州,但在曹操的支持下,他又得到了豫州牧一职。虽然是遥领,但刘备却认认真真做了一件事:举荐袁绍的长子袁谭为茂才。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一则是回报当年袁绍对自己的支持,二则也是为拉近与袁绍这位中原霸主的关系。虽说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袁绍与曹操已经渐行渐远,但多个靠山总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1/2114/89730042_2

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刘备借口截击袁术,离开了曹操,从许昌回到了徐州并立即举兵抗曹。此时曹操正集中精力应付已经拉开序幕的官渡之战,刘备自以为可以乘虚在徐州一展拳脚,不料遭到曹操的迎头痛击。

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1/2114/89730042_3

当得知曹操亲自率兵前来时,刘备吓得魂飞魄散,一看到曹操的帅旗便丢下手下逃走。这一仗不但手下的大将关羽被俘,就连自己的妻儿也被曹操俘虏。刘备也成了孤家寡人,他的选择除了投奔袁绍,别无他途。

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1/2114/89730042_4

听说刘备前来投奔,袁谭非常高兴,亲率步骑迎接刘备,给足了刘备面子。等刘备随袁谭到达平原后,袁谭又立刻派人骑马飞速报告袁绍。袁绍先是派手下在路上迎接,自己亲自出邺城二百里等候,如此的礼遇对于袁绍而言也是非常罕见的,《魏书》中说:“备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 足见对刘备的高度重视。

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1/2114/89730042_5

可刘备是如何回报袁绍的呢?当刘备徐州失散的部卒逐渐回归后,刘备又悄悄派赵云去招兵买马,瞒着袁绍壮大自己的力量。等到关羽从曹操那边回到自己身边、自己又奉命在许县与曹军交手后,刘备就起了离开袁绍的心思。《先主传》中说“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便是明证。不久后,他借口联络荆州牧刘表,率本部人马来到汝南,就再也没有回到袁绍的身边。

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1/2114/89730042_6

此时的袁绍可谓兵强马壮,连曹操自己对战争的胜利都感到悲观,刘备自然也不可能能预测到最终的结果。那么,他为什么在官渡之战胜负未定之时离开袁绍呢?

从刘备过往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的一大特点,善于依靠别人的力量来壮大自己。投靠公孙瓒是如此,依附陶谦、曹操亦是如此。而当拥有一定实力时,刘备的选择只有一个:离开故主,自己单独闯荡。用一句俗话来概括,这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说其是自私自利也好,志向远大也罢,总之刘备从来也就没想过如何在别人手底下踏踏实实,总是想着自己单干。其结果是闯荡中原数十载,一无所成,只能最终偏安一隅。

http://image103.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1/2114/89730042_7

裴潜对刘备的评价其实非常中肯:“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虽然刘备能得民心,但其政治品格实在是不怎么样。偏安一隅,或许只能是刘备最终归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