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2017-09-01 07:54:24)
标签:

曹操不想做皇帝?

若天命在吾

吾为周文王矣

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曹操想不想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很多人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喜欢引用曹操自己说过的一段话。这段话出自《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时间大约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年底。当时,夏侯惇向曹操表忠心,建议曹操早登帝位。曹操是这样回答的: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自从这个记载被裴松之在故纸堆中挖出来被注引到《三国志》中之后,千百年来都被认为是曹操不愿称帝的铁证。就连一些研究者也将其说成是曹操不愿篡位的证据。那么,这个观点对不对呢?让我们将这段历史进行重新审视,看看这个观点是否站得住脚。

曹操对于皇权的态度,最早见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当时冀州刺史王芬密谋罢黜灵帝,另立合肥侯为帝。为此,他还专门写信企图拉曹操入伙。曹操是什么态度呢?《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中有曹操的回信,曹操在信中说:“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鷪当今之难……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曹操第二次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在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时值关东诸侯讨董之际。袁绍与韩馥等人密谋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遭到曹操的拒绝。曹操表示:“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早期的曹操对于废立之事,态度是非常谨慎的,即便如汉灵帝这样的昏君,轻易废立也是不祥之事。

等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期,曹操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可以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他所作的《明志令》中可以看出来。曹操提到:“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否认了自己觊觎皇权,但一面又死死抓住权力不放。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在这之后,他利用董昭等人上书当上了魏公。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逼死了为自己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的荀彧。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被晋封为魏王,位极人臣。不久之后他有了几个异常举动: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冕有十二疏,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如果不是想称帝,这些僭越之举就没有丝毫的必要。因此,说曹操没有篡位的想法和举动,这种观点并非事实。事实上,自曹操关中之战后,就一直在为废汉自立做着积极的准备。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废汉自立嘎然而止呢?其根本原因出在建安二十四年九月的一场谋反案。这桩案件的主谋,是在曹魏集团有着很大影响力的沛国人魏讽。此人的故事散见于《三国志》中,并无专门的传记,且故事较为零散,故容易被人忽略。

魏讽,“有惑众之才,倾动邺都”,后被相国钟繇征召为西曹掾。《续汉书》说:“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待遇并不高,但由于该职位负责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可谓位卑权重,也是曹操着力培养的谯沛籍青年名士,足见魏讽在曹魏政坛的地位。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史料中介绍,魏讽勾结名士王粲的两个儿子、名士刘廙之弟刘伟、大儒宋忠之子、破羌将军张绣之子张泉、长乐卫尉陈祎等人发动叛乱,企图占领邺城。虽因陈祎的出卖而失败,但却引起曹魏内部的一片混乱。相国钟繇也因此被免官,受牵连者众。

为什么这次未遂的叛乱会搅乱曹操称帝的计划呢?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众所周知,曹操起家,靠的是内部两大势力,一是以荀彧为首的汝颍集团,而是以曹操家乡人为主的谯沛集团。荀彧之死,表明汝颍人士对于曹操篡位的图谋并不支持。而魏讽案的爆发,又体现出谯沛集团对于曹操篡位的企图也有着严重分歧。在没有得到两大势力全力支持与配合的前提下,曹操又怎么会贸然称帝呢?

曹操不想做皇帝?错了,是这个人打乱了曹操的计划

曹操对众臣所言孙权“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及对夏侯惇所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都是大实话。只不过他不废汉自立并非是不想,而是时机太不成熟,想也没用,只有先统一思想,扫除内部障碍。但需要花多长的时间,曹操心里也没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