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百何和靳东终于在一起了,结果却令人叹息

(2017-05-04 13:21:10)
标签:

娱乐

连正午阳光都扑街了,创作一部优秀的行业剧,咋就这么难?

​​​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e0aab942226a65da289aae7a59a091c8-sz_123685.gif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8d367382292fa3175a79c0e9ed4f046e-sz_17109.png?x-oss-process=style/xm

 

《外科风云》开播以来,猫妹一集不落地追剧,就为了等着看——

靳东大大演的庄恕,和白百何演的陆晨曦,到底俩人啥时候能在一起?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e3a8aae4c902ba3bb8cc80f101d5a1db-sz_53875.jpg?x-oss-process=style/xm

 


终于等到白百何生扑壁咚,才让我等吃瓜群众们放了心。

其实,这也正是该剧最大的败笔——本来该剧的暗线,是庄恕母亲的冤案,是否能沉冤昭雪。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09ab3619f96c8704d7f6e9a937acd92f-sz_3485627.PNG?x-oss-process=style/xm

 


但这条悬疑线,却远远没有主角们的情感生活,来的更吸引人。

平心而论,《外科风云》绝对不算烂剧。但作为正午阳光的首部“医疗行业剧”,《外科风云》绝对是不合格的。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d3dcd902b0c22dd64ea4c64a381d9830-sz_365327.jpg?x-oss-process=style/xm

 


赶在首播当口闹出的“白百何事件”,对《外科风云》无疑是一记重锤,豆瓣评分甚至一度低至6.0。

目前,随着这场闹剧热度降低,《人民的名义》完结,同档期的《择天记》人气虽旺但口碑不敌,《外科风云》的收视率和评分都有所回升。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90f3b4888d7ae35ef5d2d625d1e71f77-sz_31529.png?x-oss-process=style/xm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9b1a545cc3c7b08349660685e6ca4e56-sz_106259.png?x-oss-process=style/xm

 


豆瓣评分7.3,目前看来是比较中肯的。但该剧企图“重构行业剧格局”的野心,也就此告终。

可是,如果连侯鸿亮、李雪带领的“强迫症晚期”良心剧组,在行业剧上也无法给出满意的答卷,那么,创作一部优秀的行业剧,难度究竟有多大?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89df245d1847b99b0d74ee427730788e-sz_139807.jpg?x-oss-process=style/xm

 


1、医疗剧or偶像剧?

纵观国内外,行业剧题材多以“医疗”和“律政”为主。目前中国大陆医疗剧,还是沿用美国医疗剧——Professional(专业)+Personal(人性)的“P+P”模式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7554bfa2ffd743a14154df8c994bd196-sz_58457.jpg?x-oss-process=style/xm

 


行业剧的意义,在于将一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行业拉进观众视野,在满足观众窥探欲的基础上,力求增进观众对行业的了解,从而改善社会关系。

那也就是说,医疗事件和情感线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671f592d30a5ca99248c221ca18a874d-sz_65010.jpg?x-oss-process=style/xm

 


情感线的存在,本来是为了用这种通俗的大众化故事吸引观众,来产生情感共鸣。主人公们的私生活,应该是围绕医疗事件展开。

在《外科风云》中,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庄恕和陆晨曦的感情发展,基本上成了主线;剧中所有的医疗事件,似乎都是为了衬托出主人公们的不同性格特征,而非针对病例本身展开的故事叙述。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fd098adba8d467c27e14f95fb44d2e83-sz_90039.jpg?x-oss-process=style/xm

 


行业剧的特殊定位,要求它必须要在社会意义上有所呈现。然而个人的情感生活反而成了叙事主线,忽视生与死的大主题,反而去引导观众品味医生个人感情世界的小小悲欢。

剧中对于“生与死”的探讨,几乎都是浅尝辄止地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展开任何有意义的追问。

这正是《外科医生》最大的败笔之处。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d32baf51e5578955f7a51ea023b46e9-sz_89026.jpg?x-oss-process=style/xm

 


剧中的医生形象,虽然有了多方面的尝试,但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套路。剧中靳东饰演的庄恕,海归医学教授,业内翘楚,帅气多金,又是一贯的高大全形象,完全是偶像剧人设。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6815b39a1f812a0a1929fe1463094a3f-sz_2547002.PNG?x-oss-process=style/xm

 


倒是白百何塑造的陆晨曦,虽然人设极其不讨喜,却不失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1786848636ff955be8ffb28d68505f66-sz_2815355.PNG?x-oss-process=style/xm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69a6dda1ee2cdaa9a6bcd6fa6707a427-sz_2792581.PNG?x-oss-process=style/xm

 


2、细节上的bug,是不是该较真?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创作者们无法通过任何突击模式,在短时间内就获取足够的专业知识。

也就是说,没有专业的顾问,这部剧基本上就没法看。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c81de95d214c1b3764da4cd96e9519f4-sz_4505127.PNG?x-oss-process=style/xm

 


相比而言,《外科风云》这方面有先天优势:编剧朱朱是北大医学部毕业生,有临床经历,熟悉医学专业知识,专业性上可以有保证。

但是开播以来,剧中的种种不专业之处也是让观众们吐槽不断:陆晨曦穿着12厘米的高跟鞋上班(真的医生可能就被累死了),戴着无菌手套还摸有菌区等等。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67e5202d2c678c292255e1ab61a12785-sz_262015.png?x-oss-process=style/xm

 


医疗剧存在细节bug,这似乎是很多行业剧无法避开的雷区。比起之前某些伪医疗剧主创们认为“观众不懂”的不负责态度,《外科风云》的李雪导演,道歉真挚诚恳,也说出了医疗剧制作的不易。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79b7f645b71e3401a4748e79c63de929-sz_94135.jpg?x-oss-process=style/xm

 


的确,医疗剧的创作无论是难度还是成本都是极大,而且有时候会因为场景美感而牺牲真实性,也是可以理解。但医疗剧不同于其他影视作品,专业性的疏忽,很有可能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c078d8590c2b32b397c6460e0351e97-sz_4284019.PNG?x-oss-process=style/xm

 


比如说,急救知识,尤其是心肺复苏方法的错误传播,如果观众被剧情所误导,这个后果,是不是要观众自己买单?

美剧《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蕾》等,虽然也有瑕疵,但是剧作专业程度,还是要高出国产剧一大截。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有国外的小朋友看过《豪斯医生》后,根据剧中的情节,成功地给家人进行急救。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c41a4b762428b41c229a34db6918c54-sz_88113.jpg?x-oss-process=style/xm

 


也有很多观众,认为这种细节上的漏洞无可厚非,觉得既然是电视剧,“认真你就输了”。

的确,作为大众消费品的影视剧,在细节的把握程度上无法与纪录片相比,演员也并非是专业医生。

但对细节纰漏的纵容和漠视,忽视剧作专业性,只能把行业剧进一步推向畸形的发展轨道,最终为此付出代价的,还是消费终端的观众。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ddd69c1ef2b5c768e0ef435ba5cb6b5c-sz_174587.jpg?x-oss-process=style/xm

 


除了细节上的漏洞,陆晨曦的“天才女医生”形象,也会给某些从业者和观众带来误导。特别彰显个别医生的天赋异禀,打造“超级英雄”形象,既抹杀了广大医疗工作者背后的辛勤努力和付出,也不利于初入行者们培养务实的从业作风。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582e52c60ee9b90a1ef0f1be607b2fd8-sz_54354.jpg?x-oss-process=style/xm

 


优秀的技能多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既不存在速成,更不可能无师自通。相比陆晨曦,天资不高、被骂的狗血喷头的进修医生楚珺,倒是真实得多。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a309922f428e1ff92e09deb20be74bb1-sz_55505.jpg?x-oss-process=style/xm

 


3、靠剧作来缓解医患关系?想太多!

《外科风云》最大的问题,其实既不是情感线的比例失调,也不是专业性的缺失。

主创们对于“医疗剧”的创作初衷有偏差,才是该剧最致命的弱点。

纵观全局,不难看出,整部剧作都是在给观众呈现中国特殊背景下原生态的医疗环境,试图增进医患双方的换位思考,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但这样的方法,其实并不可取。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daa7ee2d1dd33127bd400bc8d84675f7-sz_88403.jpg?x-oss-process=style/xm

 


剧中的可圈可点之处,在于突出了医生的职业操守。但过分的拔高和神话医生形象,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比如剧中一再强调,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情况比国外微妙得多。医生们的“医者仁心”,有时候面对国内特殊的医疗环境,反而无用武之地。

再比如,剧中的医生,例如庄恕、陆晨曦、傅博文、甚至是一开始为反面形象的扬帆,几乎无一例外的认真负责,相反,无理取闹的多半是患者。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2624bea72a61e1e8a8d3ef68f6746e32-sz_106416.jpg?x-oss-process=style/xm

 


无疑是将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责任,巧妙地转接到了患者身上。

主人公的人设失败,其实都算小问题了。剧中将医务人员过分拔高,一再强调医生的牺牲精神,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首先,观众不可能仅仅通过一部剧作,就被唤起对医疗工作者的无限理解与信任。过分的煽情,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2693160cbab28fb12fdd25651f33f191-sz_2400340.PNG?x-oss-process=style/xm

 


尤其是,剧中的庄恕、陆晨曦们业务过硬,对患者也是极其认真负责。而看惯了剧中医生的高大全形象,当现实中的患者到医院就诊,一旦脑海中对医生的构想与现实产生偏差,反而会加重医患矛盾。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d4d76da0e9b80b4caed268d1a014cf33-sz_75728.jpg?x-oss-process=style/xm

 


适得其反。不但没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进一步恶化医患关系。

别说《外科风云》了,连前一段时间广受好评的《人间世》,都受过这样的吐槽。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85465f27b73c52a90ce1765bf8b4f9b2-sz_7571.png?x-oss-process=style/xm

 


缓解医患矛盾的关键一环,并非双方的互相理解体谅,大环境下医疗制度的扭曲,医患双方其实都是受害者。

毕竟,谁都不可能仅仅通过一部影视作品,就能弥补医院与公众之间的裂痕。主创们也不可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引导观众。

其实,在剧作中恰到好处地反映事实,描述医生的真实生存状态,更能促进观众对医生存在价值的肯定,增加医患双方的理解和尊重。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b597598e5c0f1f808244dba324187ed3-sz_88956.jpg?x-oss-process=style/xm

 


创作者们对于“医疗剧”这一概念,往往有误区。其实,在细节上较真,不一定会影响镜头美感和故事流畅性;医疗背景下的故事情节加工,也并非不能呈现出行业的真实状态。

《外科风云》对于塑造医生形象的多面性,也做了不少尝试。剧中的扬帆,面对医药代表的利诱,也一度挣扎在个人私利与医生责任的漩涡中。让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可信度。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eff1097ec71ccea87058bfb0bff2bb53-sz_3645683.PNG?x-oss-process=style/xm

 


但全剧对于人物塑造方面,还是有些不太成熟,塑造人物典型的意图体现的过于明显,煽情之处又用力过猛,反而让人觉得过于不真实,对于社会问题也尽是隔靴搔痒,无法落在实处。


综上所述,创作一部优秀的医疗剧,的确是十分不易的。

医疗剧本身的制作成本和难度极大,而且苦心孤诣磨炼出来的精品,还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75e307567b423e7e6dd17dab20c522ec-sz_1944532.PNG?x-oss-process=style/xm

 


何况目前国内观众的审美趣味,还是以偶像剧和家庭剧为主,这就让医疗剧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地位。

国内的行业剧,还没发展起来,已经误入歧途。高质量剧作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的同时,良心剧作的呼声却越来越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3a7248b49f99bfa7408efc9efa88b179-sz_63470.jpg?x-oss-process=style/xm

 


除了缺少合格的观众,过审也是脖颈上的一把刀。尤其是,还涉及到医患关系这种敏感的现实问题,更要把握尺度,否则一旦出现偏差,主创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像《豪斯医生》这种寓教于乐的好剧,虽然又叫好又叫座,但剧中主角豪斯:嗑药、乱性、神经兮兮,还不修边幅、言语犀利,行事古怪。这样的人物形象,绝对不可能过审。

由此可见,当前国内环境下,好的医疗剧的诞生,实在是难上加难。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776166eaa4ddc976e55d3b83d04b0214-sz_3381299.PNG?x-oss-process=style/xm

 


医疗剧,的确是个非常好的剧种。

《外科风云》制片人侯鸿亮曾说过,在和平年代医疗剧最能让人的情绪达到极致。

人世间的所有情绪,大部分都能在医院体会到。恐惧、痛苦、绝望、悲哀、怜悯、无奈、生离死别……金钱与生命的抉择,对人世间的不舍,对亲人的愧疚……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413e9eb968f3313391f41f778bebdd8d-sz_3636190.PNG?x-oss-process=style/xm

 


人性的微妙之处,可以在医疗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完全可以在此层面去展开有意义的追问。毕竟,生与死,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突。

这一点上,《外科风云》做的倒是可圈可点。担心生活压力过大而不愿抢救患儿的母亲,自尊心爆棚的大爷故意掩盖自己的病情,天灾后的生死一线……虽有用力过猛之嫌,但也算是有意义的探讨。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3562172348d91ae57f4eb87bba94fefd-sz_176794.jpg?x-oss-process=style/xm

 


目前《外科风云》的豆瓣评分已经回升至7.3,估计之后还会持续升高。这个结果其实也算差强人意。

虽然《外科风云》不算成功之作,但该剧在医疗剧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并非没有意义。目前国内的医疗剧水平不高,但同时也意味着进步空间很大。对于《外科风云》,其实观众的质疑,也说明了大家对这个一贯出品良心剧的团队,有着无限期待。

相比以前某些伪医疗剧的天雷滚滚,《外科风云》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对于这样一部“尽力了”的剧作,批评过后,我们也应报以宽容的态度。

 

http://img.xiumi.us/xmi/ua/5RmO/i/1c8f44a502e51807289546c0c012e28a-sz_1115239.PNG?x-oss-process=style/x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