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一个勤劳善良的乡村妇女 尹燕忠
她是我内兄弟媳妇,名字叫张秀平,娘家是栾湾孙窝人《后改胜利村》,她一九八0年结婚,嫁到南栾湾村第十生产队刘家,生有一男一女,不幸于春节前患了肺癌,于二0二二年三月二十九日晚病逝,至临咽气她也不知道得的什么病,她查出病后,妻子隔几天就给她打电话,开始声音大,后来声音就弱了,只是说,这是怎么了,早晚算咋着了?后来探望了她几次,花了几万元,她又做了三次化疗,但头发仍然漆黑,也不掉头发。
她咽气的当天晚上,我家三口人前去她家祭奠,尸体运回来了,儿女及庄乡嚎啕大哭,悲痛不已。第二天上午我和襟弟史瑞银去火葬厂火化尸体,我分别签了字,这个人的一生就结束了,时年六十六岁,好在,儿女侍奉在前,两个外甥女和一个孙子和孙女环顾在前,她临咽气时是在平阴县医院中,丈夫在跟前,几个人给她买了寿衣穿上,第三天出殡,全十队人出来送行,儿女亲人送灵。我也随灵上了东山给她送一程,进行了葬礼,队长刘万吾兄弟指挥安排,刘兆庆兄、王华弟、刘洪星等人亲自登帐,送柩下葬。
秀平妹妹走了十二天了,我始终心痛着,一个好人走了,一个美丽朴素的农家妇女走了,她少言寡语,总是热情待人,下地干活,收割庄稼,秋收秋种,一身汗一身泥的辛劳着,他姊妹四个,她是老三,她长得最漂亮,中等身材,白皙而红润的脸庞,为闺女时扎着两根齐刷刷的乌黑大长辫子,内弟相亲时,一看就相上了。她无怨无悔操持家务,伺候好年迈的公婆,亲自为婆婆捶背搔痒,洗脚梳头,端饭拿药,直到和丈夫把老人养老送终。
她的娘家兄弟长生过早的走了,父母相继去世,她和姐姐妹妹和姐妹丈去送葬,哭的昏了过去。
张秀平妹妹走了,我的心在流血,我流过几次泪,我把给她送丧的场面与祭奠岳父岳母的镜头发了三次抖音,达到十几万人看,有人说,她还活着,但也遭到褒贬,我无奈的删去了。这说明,人不管多么普通,只要是善良的人性,朴素的品格,人们还是佩服的,人心是向善的。
怎么写这个文,我老踌躇着,不知从何下笔,不写,总感觉欠着一份心债,对不起亲人,对不起天地良心,那么,我只好据实写来。
孩子长大了,也成家立业了,秀平就去了平阴县城县委家属院去给老丁姑服务去了,丁姑娘家望口山人,姓冯,丈夫是丁宗汉老人,是五十年代全国劳模,去世早,便相中了张秀平,娘俩相依为命,每月给她开二千元左右工钱,丁姑视秀平为女儿,年节让其回家探望。老丁姑是我三弟媳的亲表姑,她的女儿及女婿和侄女待承秀平都挺好,县里家属院里的人对她评价很好,她待丁姑胜过亲母亲,生活上无微不至的进行照料,到了祭祀节日,她就去上坟,姊妹们之间有事,她都去串门或者贺喜。
她始终如一的与丁姑在一起,一干就是二十七八年,岁月给她脸上添上了皱纹,但她感到了丝丝欣慰。她得病了,她把自己的五万元私房钱给了儿子,儿子为其办理了丧事,她仅占了一个六百五十元的骨灰盒就走了。
我在栾湾乡政府上班,沒少吃了她炒的菜,春节串门,我看到了她忙碌的身影。小时候,她得过脑膜炎,有点后遗症,但脑子转活的不忙。她听婆母的话,从不犟嘴,默默的去干事情,她肚腹中有多少心事,她不倾诉,总是自己默然的咀嚼着酸甜苦辣咸,她死了,女儿从她衣服里掏出了一千四百元钱,给了父亲,后来又找出几百元不等的钱,她从不乱花一份钱,总把钱花在刀刃上呀。
她安然入土了,给她坟头上添上几锨土,锹锹黄土慰素魂,献上几束花吧,瓣瓣鲜花滴红泪,我在想,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为什么牵动着众人的心,都说她是一个好人,秀平妹妹,您安息吧。
2022、4、9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