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平凹先生的三件趣事

(2021-07-31 17:33:19)
分类: 文坛诗话

贾平凹先生的三件趣事

何晓

一次和摄影家宋先生一起喝茶,他给我讲了贾平凹先生的三件趣事。 与“情人”有关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他对机器很不信任。

早些年他骑自行车摔过跟头,近几年买了一台电脑,想用来写作,结果打字那一关怎么也过不去:用拼音法,他一开口就是满嘴陕西土话;用五笔,他的手指头不听使唤;用写字板,他的笔画不规范,显示出的多半是错别字。

结果,他在用电脑写了2多个字以后,就还是抛开电脑用手写作了,理由是电脑没手写得快。 比较起电脑,手机倒是很快就被他接受了,但笑话也闹了不少,其中最出名的一个,还和“情人”有关。

贾平凹有个画家朋友姓邢,名叫庆仁。这位画家的《玫瑰色回忆》,获得了全国七届美展金奖,他的画室因此就叫“玫瑰园”。

一次,贾平凹想去和这位姓邢的朋友聊聊天,临行前给贾夫人发了条短信:我去玫瑰园见庆仁。没想到贾夫人收到短信后,不仅接二连三地打电话追问,还亲自赶来,要看看贾平凹在玫瑰园见的人到底是谁。

到了玫瑰园,贾夫人诧异万分,因为玫瑰园的主人比贾平凹漂亮不到哪里去,也是一个又矮又胖又秃头的大老爷们。

贾夫人在那里惊诧莫名,贾平凹和邢庆仁却对她当时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贾夫人红着脸解释了半天,越说越糊涂,最后干脆给他们看贾平凹发的短信。俩人一看,明白了,也乐了——手机屏幕上显示的竟是:我去玫瑰园见情人。

一碗粥值多少钱

现在,就是贾平凹自己也常说自己:写字画画比写作来钱快多了。可早几年,贾平凹却只知道自己的小说、散文写得好、值钱,还不知道自己的字到底有多值钱。有一天晚上,他写了几幅字,左看右看,觉得还可以,一晚上高兴得没睡好觉。第二天醒了一看,太阳老高了,忙起来,把字拿上,打算去一个老朋友家切磋切磋。 他拿了一卷字出了门,走到半道,才发现自己没吃早饭,饿了。贾平凹就去街边的小饭馆要了一碗粥。一大碗,呼呼呼地吃完了,该付钱了,那小店老板盯着他说:“我可知道您是贾平凹先生,不敢收您的钱,这是您写的吧?留几个字就好。”贾平凹看着这个小店老板,慷慨激昂,大大方方,二话没说,把一卷字全留下了。然后朋友那里也不去了,哼着小调,欢欢喜喜打道回府了。

却不想在路上遇到老朋友了。老朋友问他高兴啥啊?他乐滋滋地把以字换粥的经过讲了一遍。老朋友说,看样子,你的字要比你的文章值钱了,不信啊?你用你的书去小饭馆换碗粥试试?贾平凹听了一愣,啊,真是哩,各有各的喜好,人家说不定就喜欢他这个大作家的字哩。 过了些日子,贾平凹又路过那家小店,却发现小店已经物是人非、改换门庭了。便向旁边的人打听那家小店发生了什么事。旁边的人听他问起,满脸羡慕地说:“人家得了贾平凹的字,发财了,做大生意去了。”贾平凹问,他得了贾平凹的字就发了财呀?多少字?卖了多少钱呀?旁边的人摇着头回答,具体多少谁也说不准。 贾平凹觉得非常失望,因为问不出来那个小店老板到底发了多大的财,他也就弄不明白自己当时喝的那碗粥,到底值多少钱呀。

没啥问题

我在西安美院上学的时候,讲“文学理论”的老师第一次来上课,介绍自己的话只有三个字——“我姓贾”。然后就开始讲课。这位贾先生讲课很实在,很严肃,我做笔记也很认真。听了一会儿课之后,我旁边的李同学突然踢了我一脚,悄悄对我说:“这家伙看着咋这么面熟?像个人哩。”我白了他一眼,贴在他耳朵上说:“人家虽然不英俊,但也不至于连个人都不像吧?”他使劲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想哪里去了?我是说他长得像个名人。”他这一拍,声音挺大,弄得满教室的人都盯着我们看。

第二次上“文学理论”课的时候,贾先生一进门,那位李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本《废都》,翻出前面的照片对比着看,看了好久,他还是吃不准,自言自语地说:“那家伙别真是贾平凹吧?”我偏过头去看,别说,还真像。

下课铃一响,李同学就拽着我冲到贾先生面前,大声问:“请问,您是贾平凹吗?”贾先生没笑,很严肃地回答:“我是贾平凹,你有什么问题?”我的同学愣了半天,摸着下巴说:“没啥问题,就想证实一下您是不是贾平凹。”

情人

2021、7、31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