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隆镇虎豹川修路碑记及修路始末大全/尹燕忠

(2021-06-07 15:08:00)
分类: 文物古迹

虎豹川修路碑记及修路始末大全 尹燕忠/王祖生辑

在平阴县安城镇兴隆镇村南首,有建于民国年间的修路碑和碑记,因碑亭和石碑是八棱形状,故称“八棱碑”。碑由8块高2、30米,宽0、60米的巨石结成8面体碑面,镌刻着修路记事碑文和捐资者姓名。碑亭的8根石柱上镌刻着四幅楹联。兴隆镇村修路碑亭,俗称“八棱碑”,先后被列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了国宝级文物古迹,这个碑亭为八棱,用石亭复佑,攒顶为四棱尖形,以宝顶为中心,向外伏八条螭龙。碑身分别朝向八个方向,碑底座由八块巨石构成,宽出碑身,每个向外的立面上刻有生动精巧们浮雕,有蛟龙、猛虎、方巾、葡萄、寿桃、竹子、鸭子、花草、鲤鱼跳龙门、三羊开泰、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二十四孝、孟姜女哭长城等。

1、虎豹川修路碑记

山径也,而以虎豹名。噫!险极矣。曩读左氏书至平阴之战,观其叙记战情,以恃险、斥险、守险、攻险,齐晋胜败之所关。所谓堑守防门,登山望师,连车堙隧,杀马塞道於川隘塞,交绥形势使千载下寻绎简编,犹历历若见。

疑左氏雄於文,善状其势当年战区未必如斯也。迨详考社注以邑乘知巫山、防门、广里、邿城、京兹及古平阴均隶肥城境。煦,每至其间,为找当年战垒,荡然无复存者,而故家遗老尚能就扼塞形胜约略指数,盖左氏为吾肥先者见闻,确实其记载洵不误也。故地势变迁,古今异名,虎豹川虽不在经传,然昔为齐鲁要塞,今为平阴通衢,群山拱抱,泉壑萦迴,亦攻舆图者所不忽也。

川南起肥境古风井,经平阴境老龙窝毛家铺,北讫肥境东障,绵亘蜿蜒,约四十里强,连峰垒嶂,崇冈漫阜,龈锷错杂,随地陂陀,或崟岑耸峙,高不可攀,或断涧悬绝,深不可测,会霜潦冲激,瀑湍喧豗,繁霜积雪,冱寒凝冻,十步九折,一辔三转,人罢畜蹇,蹄蹶轮摧,踯躅徬徨,相顾咨嗟。 古称剑阁褒钭,连山绝险,凿石架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者,当不是过也。呜乎!行路之难古今殆有,同慨辄比。年末,煦于役聊摄临清间,岁辄过一二次,时平肥两县好义诸君,慨然有醵金兴修之举,具疏募捐鸠工聚徒,斫者、凿者、畚者、锸者、棵者、筑者、从焉非驱,作焉非督,铲椔翳,培洼缺,补聩崖,伐乱石,,崎岖危径,飚成坦途。 百工执事顾祝驩骅,踊跞集庆,车豢马骈,骑乘连阗,牺轩传符,旅客征宦,飞刍挽粟,牵车服贾,千暮百朝,负扶挈携,万趾鱼贯,绎绎兟兟,冈就窘蹈,尠虞踣顿,以较曩时,劳逸什佰,卓哉美乎。疑浑物初剖,天造地设,神推鬼移,非人力所为。而不知好义诸君,抱移山填海之志,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始获战此钜功也。 呜乎!可不谓难与。至於募集钜金,自备赀斧,度越巉岩,不辞劳瘁,热心毅力,始终弗渝,则周君茂芳尤伟焉。嗟夫,春秋以前远不可嵇已,自齐晋平阴之战,以迄今兹其过此路,居其土者,奚翅恒河沙数,乃沧桑屡变,世代迭更,历二千余年。而此川险恶如故,未闻有恤行旅乏困兴役平治者,直至今日始化险为夷,易陂为平,岂陵谷变迁,津途开辟,必待其时而遇其人耶。 抑本中山先生民生主义,修明路政,有以鼓舞群众,而不能自己耶。好义诸君,咸与勒石,纪实不沒其事,属煦为之词,煦念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功不患不成,而患易坏,古来胜境名迹,经陵陆川漫之,迁徏湮灭无存,徒令人恐吊於败石荒榛间者,曷不胜道。独此举经始于民国十三年,都用钱九万八千缗有奇。

今犹继续募修,期无坠前功,其利济商旅,宁有漄际耶。煦,邑人也,乐观厥成,故忘其荒落,撮记颠末而缀之以歌,以励来孝。 歌曰: 山势盘礴接岱亲,险拟鱼凫与蚕丛。 参差盘蹬走蛇龙,回厓沓嶂凌苍穹。 天梯石栈钩连通,羊肠鸟道轨不容。 环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涧起寒风。 回车叱驭判孝忠,马踣轴折委嵩篷。 错疑太行移愚公,人力岂夺造化工。 忆自齐晋拘兵戎,历时又逾二千冬。

今日疆域已大同,不恃天险作坦塘。 善士捐金召役墉,削平险阻通要冲。 薅刜替治石横纵,万金椎牛击鼓咚。 千夫荷鍤集田农,疑若有神施磨砻。 巨龙效顺劈华嵩,铲锄障碍蕺烟峰。 周道如砥可策骢,转蹄杂遝相追从。 夜行宛在月光中,朝来远望扶桑红。 冠盖如云西复东。宏规硕画谁系功? 制文刊石留芳踪,愧无盲左之笔峰。 天柱地纽启鸿濛,惠我行旅无终穷。 肥城县知事李秉超兼局长二等嘉禾章、三等宝嘉禾章、金宝堂荫章、前历城、新太、乐亭、广饶、聊城、清平、单县、临清、章丘等县知事、代理东临道尹、肥城李传煦敬撰 前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河南项城、长葛等县知事、平阴朱名炤敬书 中华民国十八年岁次已已阳月中旬谷旦立石 附柱石楹联:

山势盘礴接岱宗,险拟鱼凫与蚕丛。

参差盘磴走蛇龙,回厓沓障凌苍穹。

天梯石栈钩连通,羊肠鸟道轨不容。

环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涧起寒风。

回车叱驭判孝忠,马蹄轴折委蒿蓬。

错移太行移愚公,人力岂夺造化工。

亿自齐晋拘兵戎,历时又逾两千冬。

今日疆域已大同,不恃天险做坦墉。

善士捐金召役慵,削平险阻通要冲。

薅荆替治石横纵,万金椎牛击鼓咚。

千夫荷锤集田农,疑若有神施磨砻。

巨龙效顺劈华嵩,铲锄障碍蕺烟烽。

同道如砥可策聪,轮蹄杂還相追从。

夜行宛在月光中,朝来运望扶桑红。

冠盖如云西复东。宏规硕画繄谁功。

制文刊石留芳踪,愧无盲左之笔锋。

天柱地纽启鸿蒙,惠我行旅无终穷。

附:碑亭四柱楹联:

山径辟蚕丛几见畏途来李白,

邮亭逢驿使谁犹岐路问杨朱。

齐晋比兵争古道崎岖留战绩,

陵谷今夷易征轮杂还度康庄。

折阪擎人畏道王阳嗟返辔,

周行示我失途管仲识随骖。

牧马到襄城途迷七圣,

石牛纳蜀道力借五丁。

2、名人传略:

李传煦,字和青(1871至1958),肥城县西付村人,自幼聪慧好学,20岁考取秀才。1906至1933年先后任曹县、聊城、临清、馆陶、历城、章丘、乐陵等县知事,63岁时卸任于章丘。他平易近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人们赠送的德行碑匾多达十余块。解放后属开明绅士,享受政府生活补贴,1958年去世,享年87岁。

朱名炤,(1863至1949),字潜斋,平阴南门里人,清光绪24年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辛亥革命后任河南项城、长葛县知事。他为官清廉、公正,不畏权势。任满后在家闲居,1949年在济南去世,享年86岁。

王好议,生于1870年,卒于1956年,肥城兴隆村人,自幼聪颖好学,19岁考取秀才,民国12年与众乡贤醵资修建关帝庙一座,并修碑记之,晚年因乐善好施获山东省政府赠“善”字匾一块。老先生1956年在兴隆镇村去世,享年86岁。

2021、6、7下午

版权所有,违权必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