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地牤牛和老狠虎的故事 尹燕忠 小时候,在故乡经常听到一种牤牛的哞哞哞”的叫声,那种叫声低沉浑厚,震得地宫都动摊,纠缠的树叶也抖索,这使人连想了起作家贾平凹先生写的陕西古乐器“埙”所发出的声音。 至今犹然听到那种声音,亲切动听,悠远空旷。我问父亲是什么声音?父亲说是地牤牛在叫喚,我说,牛不小呀?父亲说那是一种鸟儿,名字就叫地牤牛。有人好把长得丑且不出条的男人叫地牤牛,说道,你看还炸把五里豆腐地,长得给那地牤牛似的!放下你那两下子吧。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又询问畜禽鸟类专家,我才知道经常能听到那一种声音,是那么浑厚低沉,酷似牛叫,能听到四五百米,庄家人称其是“地牤牛”在鼓劲儿。有的说这是一种鸟,把头扎在地下叫,听见有人来它就飞了。 有人说它是一种虫子,就在土里,就是到它跟前也看不到它。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不靠谱,因为个体小了发不出那样的声音。有人说那就是一股地气冒出的声音,什么都没有。但这都是一代人一代人的传说,听上代人亲口讲,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越是神秘的东西就越有吸引力,每当听到哞哞哞的叫声,拖的音老长,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向叫声跑去,想先看个稀罕儿,更想抢个头条,可是都落空了。人们喜欢地牤牛,还因为说是地牤牛一叫唤,天就离下雨不远了。伏天的雨特别受庄家人的欢迎,既解庄稼的渴也消庄户人的署,尤其在大集体时期,下雨是农民唯一的假期。所以当听到地牤牛叫,心理上就好像有了一种期盼,盼老天下一场雨,不过往往落空。这地牤牛叫的声音虽然厚重有力,但那只是一种声音,并没有看到真实的东西,也许就是一股气。也有的人说它是一种水鸟,叫“大鳽”(音jian)。 也有的人说它是一种小型的鸟类,叫“黄脚三只鹑”(音:chun)。 也有书上介绍说黄脚三趾鹑(学名:Turnix tanki), 小型的鸟类,体长12~18cm。外形似鹌鹑,但较小。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具黑色和棕色细小斑纹;尾亦为灰… 中文名:黄脚三趾鹑 拉丁学名:Turnix tanki 别名:地闷子、三爪爬、水鹌鹑、水鸡、田鸡、地牤牛。 它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草地,也出现于林缘灌丛、疏林、荒地和农田地带。主要以植物嫩芽、浆果、草子、谷粒、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它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长江中下游,往南到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和海南岛,往西至四川、贵州和云南。 北方为夏候鸟,长江以南部分夏候鸟、部分旅鸟和冬候鸟,少部分在云南为留鸟。春季于4月中旬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10月初至10月中旬离开繁殖地。秋季南迁时常呈10余只的小群迁飞。繁殖期5~8月。营巢于地上草丛中或麦地与黄豆地里,巢甚简陋,主要为地上凹陷的浅坑,内垫以枯草和落叶,巢四周有农作物或杂草隐蔽。每窝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或梨形,灰绿色或淡黄白色、被有浅褐色或红褐色和暗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3~24mm×25~27mm,重6.5~7g。雏鸟早成性,刚孵出的雏鸟体重仅3g,体长45mm,全身被有棕褐色和黄褐色绒羽,孵出后不久即能行走。 现在这种鸟不见了,父亲可是真见过,他说,地牤牛怕见人,不等人到跟前它就在玉米、谷子棵地里窜跑了。父亲说,它的嘴比其他鸟类的略长些,它在无人时会把尖嘴伸进蚂蚁窝里连吹带哞哞叫,吹起弥漫的土烟雾气来,蚂蚁受不住,便往外逃,但都被地牤牛吸进肚里去了。那是一顿美餐佳看,可蚂蚁却是大灾难了。 在我故乡的九月底或麦收前,地牤牛叫的最厉害了,也最欢实了。 这些年再也听不到它的叫声了,但一回想,却又有了地牤牛加叫声,那是一种老实淳朴的野物乡音的钝厚旋律。 说完地牤牛再说老狠虎的故事吧: 在 我们鲁西南平阴县一带说某某人凶神恶煞,就说这个人可得离着远一些,或者躲避着他,他给个“老狠虎”似的,好像要把人给吃掉一样厉害。 到底有没有老狠虎这种动物呢?说是平阴县洪范池镇离着大寨山、云翠山、东山、南山不远的地方。这些年我也没少去了洪范池,也曾几次登过这几座山。我上洪范池小黄崖村农民作家李桂金兄长家去串门,偶尔也听到过一种钝厚威重的啸叫,小黄崖的亲人说那是老狠虎的叫声。 今年十月份的一天,我在兴安小区见到了本庄李建顺三叔,他说听洪范小黄崖村一位姓郜的老兄见过老狠虎这种动物,我几番周折找到了郜兄长,在找他之前,我走访了林业专家及有关人员,知道老狠虎凶猛。我又查了资料,知道这种雕鸮(xio),又称狠虎,也有称为老狠狐的。 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鸮形目, 鸱鸮科, 雕鸮属,亚种有17种,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耳孔周缘有明显的耳状簇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胸部体羽多具显著花纹。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全天可活动,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蛙、刺猬、昆虫、雉鸡和其他鸟类。叫声深沉。 遍布于大部欧亚地区和非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直向东穿过西伯利亚到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往南一直到亚洲南部的伊朗、印度和缅甸北部,非洲从撒哈拉大沙漠南缘到阿拉伯半岛。 雕鸮面盘显著,淡棕黄色,杂以褐色细斑;眼先和眼前缘密被白色刚毛状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大形黑斑,面盘余部淡棕白色或栗棕色,满杂以褐色细斑。皱领黑褐色,两翈羽缘棕色,头顶黑褐色,羽缘棕白色,并杂以黑色波状细斑;耳羽特别发达,显著突出于头顶两侧,长达55~97厘米,其外侧黑色,内侧棕色。后颈和上背棕色,各羽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端部两翈缀以黑褐色细斑点;肩、下背和翅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杂以黑色和黑褐色斑纹或横斑,并具粗阔的黑色羽干纹;羽端大都呈黑褐色块斑状。腰及尾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具黑褐色波状细斑;中央尾羽暗褐色,具6道不规整的棕色横斑;外侧尾羽棕色,具暗褐色横斑和黑褐色斑点;飞羽棕色,具宽阔的黑褐色横斑和褐色斑点。颏白色,喉除皱领外亦白,胸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两翅羽具黑褐色波状细斑,上腹和两胁的羽干纹变细,但两翈黑褐色波状横斑增多而显著。下腹中央几纯棕白色,覆腿羽和尾下覆羽微杂褐色细横斑;腋羽白色或棕色,具褐色横斑。 虹膜金黄色,嘴和爪铅灰黑色。 掌握了这些知识后,我在平阴兴安小区16号楼找到了郜老兄,他名字叫郜宗成,76岁了,他过去放羊时在洪范池镇磨斧掉大山上还真见过“老狠虎”,是一种大鸟,飞不高,住在高山巅大石板空隙间或者山洞里,它不太怕人,你放羊过去,它凶狠的看着你,你无恶意便罢,若侵犯了它的安全,它会双爪抓起石块砸人呢。 有人看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去山洞搜八路车,老狠虎雕鸮刚凫出雏鸟来了,认为来祸害它,于是连续发出尖啸厉叫,来了几十只雕鸮呼啸而来,奋起反搏,有双爪抓石砸的,有低飞啄人的,鬼子被啄瞎了眼,被石块砸死了仨鬼子,脑壳被砸烂了。等鸣枪时,雕鸮飞了,旋即飞来,把六只雕鸮衘走了。后来有了“老狠虎杀鬼子”的民间故事。 有一年,有个犯罪分子外号八蝎子的被追捕,他与一个外号名为烂苹果的被追逃到磨斧掉大山顶钭径洞侧,两人被老狠虎砸伤啄破脸皮,被公安干警牵警犬闻息而缉拿归案。 2021、3、26上午